[实用新型]一种免接触压缩型药袋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98323.1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85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徐呈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呈婉 |
主分类号: | A61J1/00 | 分类号: | A61J1/00;A61J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2 | 代理人: | 濮云杉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压缩 型药袋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接触压缩型药袋,其包括包括药袋,药袋上设置有开口,所述药袋的开口处设置密封组件,所述药袋通过压缩绳吊装,压缩绳上设置有挤压板,挤压板上设置有数个与压缩绳对应的通孔,压缩绳贯穿过通孔。其目的在于,使药袋中的药汁能够被充分的挤压,防止使用者的手被烫伤,降低药袋的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免接触压缩型药袋。
背景技术
近年,随着国家“振兴中医药事业”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医药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我国国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人们在医疗健康方面的消费支出越来越高。2017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7500亿元,中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8442亿元,约占整个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的1/3。可见,我国中医药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期。
目前对于煎药有许多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目前适用面最广的煎药机熬制中药,第二种方法为传统的饮片熬制以后通过纱布过滤再分三次药混合为一份药的方式,第三种方法为直接使用过滤袋进行熬制以后使用。但目前使用的方法,都存在各自共性和个性的问题。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煎药机熬制中药,虽然快速高效的煎制过程减少了大部分患者的时间,但因为在煎制过程中会涉及到煎煮时间不够、过滤不完等问题,使得用煎药机熬制中药对于药物效果尤其是药物浓度的影响是这三个方法中最大的,因此,带来的对病人治疗上的影响不言而喻。
第二种传统的方法,有研究发现使用纱布熬制中药由于过滤不完而剩下药汁,并且在过滤的时候会涉及到病人在使用双手挤压药袋时由于里面的药液是刚煎煮好的所以病人不仅会烫伤自己的手也会挤压不完里面的药液,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药的浓度。该方法在更准确的药物浓度及使用安全性这两个纬度上很难平衡。
第三种方法,使用过滤袋进行熬制也会涉及到药汁遗漏的问题,同样也会较大的改变药物的浓度。
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出,上述三个煎药的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会导致药物浓度较大程度的改变,从而影响药物使用的效果;另外,在追求更准确的药物浓度及使用安全性上未能两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免接触压缩型药袋。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免接触压缩型药袋,包括药袋,药袋上设置有开口,所述药袋的开口处设置密封组件,所述药袋通过压缩绳吊装,压缩绳上设置有挤压板,挤压板上设置有数个与压缩绳对应的通孔,压缩绳贯穿过通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药袋将中药装在里面进行包煎的方式,可以防止药物漂浮,可以防止异物混人汤液,可以防止汤液稠化糊化,可以防止药液混浊熬药,药袋开口处通过密封组件进行密封,防止中药药渣漏出,挤压板可掉在锅外,当中药完成煎煮,可一手提起压缩绳上端,一手向下挤压板。此时压缩线被向上抽出,袋体皱缩,而压缩线下端的固定点受力向上,而调节器给袋体的压力向下,达到一个上下挤压的目的,增大压缩力,可挤出更多药汁,同时也避免了手与药袋直接接触,防止手被烫伤。
优选的,所述药袋的开口朝上,方便从上方向下装药。
优选的,所述密封组件为密封拉链,药袋开口通过密封拉链进行密封,实现对开口处进行密封,操作简单。
优选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封口绳和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位于药袋开口处,是由药袋顶端开口的布料向下卷折后压缩粘合而成的一个环形管状通道,环形管状通道上设置有圆孔,封口绳一端从圆孔处进入穿过环形管状通道后从圆孔处伸出,在装好药物后,可一手牵住线头,一手将袋口推向固定点,实现药袋的封口,避免熬制的途中药物的溢出。
优选的,压缩绳在高于袋口15厘米的地方穿过挤压板,然后四根线打一个绳结,避免压缩绳滑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呈婉,未经徐呈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983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