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塑盒加工的叠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98094.3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55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林立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万晟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B65G43/08;B65G57/03;B65G61/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永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74 | 代理人: | 曾婉忆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塑盒 加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塑盒加工的叠料装置,包含底板、主轴转动机构、横向移动机构、上下料升降机构、上下料转动机构,主轴转动机构包含转轴、转轴垫板、转轴驱动电机;横向移动机构包含横向滑块、移动驱动电机;上下料升降机构包含升降气缸、升降垫板;上下料转动机构包含料座驱动电机、定位料座;转轴垫板一侧设置有控制器,升降垫板一侧设有CCD相机。将检查好的吸塑盒放置在本叠料装置一侧,驱动定位料座移动到吸塑盒上侧,CCD相机对吸塑盒拍照,控制器控制料座驱动电机驱动定位料座转动并通过升降气缸驱动定位料座将吸塑盒取放到另一侧并按照统一的方向叠放好,可以实现吸塑盒的自动叠料,减少人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塑盒加工领域,尤指一种吸塑盒加工的叠料装置。
背景技术
吸塑盒作为一种包装材料使用非常普及,吸塑盒的生产一般使用模具成型,成型后需要对吸塑盒进行外观检查,检查产品是否有毛边、变形等问题,合格品再流放下去,被流放下去的合格品需要叠放起来,便于出货运输。目前,吸塑盒的叠料基本上都是靠人手操作,需要作业员按照统一的方向将吸塑盒叠起来,叠料效率低,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吸塑盒加工的叠料装置,实现吸塑盒的自动叠料,减少人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要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塑盒加工的叠料装置,包含底板、主轴转动机构、横向移动机构、上下料升降机构、上下料转动机构,主轴转动机构包含转轴、转轴垫板、转轴驱动电机,转轴转动设置于底板顶部,转轴驱动电机设置于底板上且可驱动转轴转动,转轴垫板固定连接于转轴顶端;横向移动机构包含横向滑块、移动驱动电机,横向滑块滑动设置于转轴垫板底部,移动驱动电机设置于转轴垫板底部且与横向滑块丝杆连接;上下料升降机构包含升降气缸、升降垫板、升降气缸设置于横向滑块底部且其输出轴固定连接于升降垫板上;上下料转动机构包含料座驱动电机、定位料座,料座驱动电机设置于升降垫板顶部,定位料座设置于升降垫板下侧且可在料座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定位料座底部设置有与吸塑盒形状匹配的料座型面;转轴垫板一侧设置有控制器,升降垫板一侧设置有与控制器数据连接的CCD相机,转轴驱动电机、移动驱动电机、升降气缸、料座驱动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转轴一侧套设有从动齿轮,转轴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地,定位料座为中空结构且其一侧壁设置有与定位料座内部连通的真空连接管,料座型面上贯穿设置有若干与定位料座内部连通的吸料孔。
优选地,料座型面顶面设置有海绵层。
优选地,海绵层顶面嵌设有接近传感器,接近传感器与控制器数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塑盒加工的叠料装置,设置独特的装配结构,将检查好的吸塑盒放置在本叠料装置一侧,分别通过转轴驱动电机和移动驱动电机驱动转轴转动和驱动横向滑块移动,以让定位料座移动到吸塑盒上侧,CCD相机将实时拍摄吸塑盒的摆放方位并向控制器发送数据,控制器控制料座驱动电机驱动定位料座转动以让料座型面对准吸塑盒,再通过升降气缸驱动定位料座下降,料座型面合在吸塑盒上将吸塑盒带上,然后再将吸塑盒取放到另一侧按照统一的方向叠放好。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占地面积小,可以实现吸塑盒的自动叠料,减少人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例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例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料座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底板1、转轴2、转轴垫板3、转轴驱动电机4、横向滑块5、移动驱动电机6、升降气缸7、升降垫板8、料座驱动电机9、定位料座10、料座型面100、吸料孔101、控制器11、CCD相机12、从动齿轮13、主动齿轮14、真空连接管15、海绵层16、接近传感器17。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万晟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万晟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980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管吸附上料的结构
- 下一篇:线束用排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