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尾气黑烟排放监测预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96372.1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53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唐昭;樊勇吉;陈轩;袁大海;梁桂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B01D53/86;B60R11/00 |
代理公司: | 南宁启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2 | 代理人: | 谢美萱 |
地址: | 530022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道路 移动 机械 尾气 黑烟 排放 监测 预警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尾气黑烟排放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安装于非道路移动机械,用于监测预警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尾气排放;包括智能尾气净化器、车载监视器、通信模块和远程终端;所述智能尾气净化器与车载监视器电连接;所述车载监视器上设置有通信模块;所述远程终端与车载监视器通过通信模块通信连接;所述车载监视器安装于非道路移动机械驾驶室内;所述智能尾气净化器与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排气管相连接,且智能尾气净化器与车载监视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尾气净化率高、尾气降噪效果好、可远程监测尾气排放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尾气黑烟排放监测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非道路移动机械包含各种由内燃式引擎驱动的移动机械或车辆,主要包括挖掘机、推土机和压路机等,这些非道路移动机械主要以柴油和重油为主要燃料,非道路移动机械工作时会排放很多尾气黑烟,这些黑烟包含大量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黑烟颗粒和贵金属颗粒等污染物,而非道路移动机械大多在各种交变工况、工作环境恶劣、地区偏远等情况下工作,这大大了加了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尾气排放监控。因此,为了更好的监测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尾气黑烟排放,需要设计一种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黑烟监测预警系统,以便判断尾气黑烟的污染程度,以及开展尾端初步处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尾气黑烟排放监测预警系统,能够有效净化发动机尾气,实时监测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尾气排放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尾气黑烟排放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安装于非道路移动机械,用于监测预警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尾气排放;包括智能尾气净化器、车载监视器、通信模块和远程终端;所述智能尾气净化器与车载监视器电连接;所述车载监视器上设置有通信模块;所述远程终端与车载监视器通过通信模块通信连接;所述车载监视器安装于非道路移动机械驾驶室内;所述智能尾气净化器与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排气管相连接,且智能尾气净化器与车载监视器电连接。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智能净化器包括:壳体、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壳体上安装有多个传感器;所述壳体外壳上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多个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车载监视器电连接。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包括;加热壳体、催化滤芯壳体、过滤壳体、第一卡箍、第二卡箍、进气管、出气管和颗粒物捕集部;所述加热壳体与催化滤芯壳体通过第一卡箍连接;所述催化滤芯壳体与过滤壳体通过第二卡箍连接;所述催化滤芯壳体内安装颗粒物捕集部;所述加热壳体上开设有进气口,且该进气口与进气管的第一端口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的第二端口与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排气管相连接;所述过滤壳体上开设有出气口,且该出气口与出气管相连通。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感器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于进气管,用于监测尾气进气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安装于出气管,用于监测尾气出气温度;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安装于加热壳体的尾端侧壁上,用于监测尾气进气压力;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安装于过滤壳体的尾端侧壁上,用于监测尾气出气压力。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颗粒物捕集部包括CDPF系统和黑烟颗粒捕集器;所述CDPF系统安装于催化滤芯壳体的前部;所述黑烟颗粒捕集器安装于催化滤芯壳体的后部。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尾气黑烟排放监测预警系统还包括催化控制单元;所述催化控制单元安装于催化滤芯壳体内,且该催化控制单元与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尾气黑烟排放监测预警系统还包括辅助电加热装置;所述辅助电加热装置安装于加热壳体的中部内侧,且其与控制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963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汽车座椅电动调节按键
- 下一篇:一种铁路综合维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