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泵体减震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90238.0 | 申请日: | 2021-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98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雷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创科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F16F15/04;F16F15/08;F16M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悦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泵体减震结构,包括底座和两个平行设置的侧围部件;底座上设有多个中空的第一减震筒,第一减震筒的端部连接于底座,第一减震筒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两个侧围部件分别连接于底座的两侧,且侧围部件垂直于底座,侧围部件的横截面呈波浪形,侧围部件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第一减震筒和侧围部件均位于底座的正面;第一减震筒用于连接泵体的底部以对泵体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侧围部件用于连接泵体的侧边,因此能够阻止泵体的侧边的震动传递至其他的机械零部件,以实现多个方向的减震缓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液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泵体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泵类装置是用于为传输介质提供动能的设备,主要用于泵出液体和气体,泵类装置的电机和缸体内的活塞在高速运动时会产生较大的震动。目前,为了防止泵类装置将震动传递至其他与其连接的机械零部件上,通常会在泵类装置的外壳上设置多个橡胶减震柱,该橡胶减震柱的一端连接在泵类装置的外壳,另一端连接在其他的机械零部件上。然而,现有的橡胶减震柱只能够对其轴向上的振动进行缓冲,且泵类装置的外壳只有一个底面设有橡胶减震柱,这导致泵类装置的外壳的侧面在震动时容易磕碰或抵接在其他机械零部件上,并传递震动、产生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体减震结构,以解决现有的泵体橡胶减震柱无法在泵体的多个面上起到减震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泵体减震结构,包括底座和两个平行设置的侧围部件;
所述底座上设有多个中空的第一减震筒,所述第一减震筒的端部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减震筒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两个所述侧围部件分别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两侧,且所述侧围部件垂直于所述底座,所述侧围部件的横截面呈波浪形,所述侧围部件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减震筒和侧围部件均位于所述底座的正面。
在某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减震筒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第一减震筒的固定端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减震筒的自由端设有闭合端面。
在某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侧围部件的两端均设有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上开设有安装孔。
在某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多个中空的第二减震筒,所述第二减震筒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减震筒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二减震筒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减震筒位于所述底座的正面。
在某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让位孔,多个所述第二减震筒环绕所述让位孔设置。
在某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多个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位于所述底座的背面。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底座上的第一减震筒用于连接泵体的底部,第一减震筒为中空结构且采用柔性材质制成,以对泵体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两个侧围部件分别垂直地连接于底座的两侧,用于连接泵体的侧边,侧围部件的横截面呈波浪形且侧围部件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因此能够阻止泵体的侧边的震动传递至其他的机械零部件,以实现多个方向的减震缓冲。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泵体减震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实用新型的泵体减震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
10、底座;11、第一减震筒;111、闭合端面;12、第二减震筒;121、第一连接柱;13、让位孔;14、第二连接柱;20、侧围部件;21、固定部件;21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创科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创科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902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外科用换药箱
- 下一篇:一种电机壳体用外部冷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