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防漏血采血针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89868.6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65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楠;王晓冉;李蓓;马宏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5 | 分类号: | A61B5/1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王漪文 |
地址: | 30012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护 功能 防漏 采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血针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防漏血采血针,包括采血针和空心管,所述采血针一端固定连接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另一端连通有把柄组件、所述把柄组件另一端连通有采血管道,所述采血管道外侧滑动连接有卡紧组件,所述采血管道另一端连通有采血管;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采血管道、卡紧板、滑动管和采血管,通过转动环和滑动管相互转动,其内部的卡紧板与采血管道紧密接触,实现压住采血管道,这种设置采血针刺破皮肤时,其血液不会在血压的作用下急速通过采血管道,工作人员有足够时间拿取储血管并将其插入采血管内部,此时可以将转动环与卡紧板复位,保证血液可以稳定进入储血管中,避免血液泄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血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防漏血采血针。
背景技术
一种在医疗检验过程中用于采集血样的采血针,由针头和针杆组成,针头设在针杆的头部,在针杆上滑动连接有护套,在护套和针杆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且护套的初始位置位于针头和针杆的头部,当操作者手持针管将采血针头部按压在患者肢体上时,护套在皮肤的弹力作用下缩进、使针头凸出并刺入皮肤造成微创,当拔除采血针后护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重新复位将针头罩住以避免针头外露被污染或意外刺伤人体,在采血针拔除时,针管与皮肤所围空腔逐渐增大,形成瞬时负压,有利于血样的采集。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采血针在刺入皮肤时,因为在血压的存在,其血液直接进入采血管道内部,然后进入采血管内部,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将储血管插入采血管道内部时,其容易导致血液泄漏,不利于临床感染控制,容易造成污染,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防漏血采血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防漏血采血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防漏血采血针,包括采血针和空心管,所述采血针一端固定连接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另一端连通有把柄组件、所述把柄组件另一端连通有采血管道,所述采血管道外侧滑动连接有卡紧组件,所述采血管道另一端连通有采血管。
优选的,所述空心管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套,所述滑动套设置在采血针外侧。
优选的,所述把柄组件包括把柄环和把柄板,所述把柄环外侧固定连接有把柄板,所述把柄板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滑动架。
优选的,所述滑动架均是由上下两层板构成,所述上下两层板的接触部位呈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架后侧与把柄环滑动连接,上下两层板的中央位置均设有折痕。
优选的,所述卡紧组件包括转动环和连接轴,所述转动环内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卡紧板,所述卡紧板外侧通过转轴与滑动管转动连接,所述滑动管内侧与采血管道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管外侧开设有均匀设置的卡槽,且连接轴与卡紧板连接处的转轴可以与卡槽卡合;
所述转动环外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折皱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采血管道、转动环、连接轴、卡紧板、滑动管和采血管,在使用时,其通过转动环和滑动管相互转动,其内部的卡紧板与采血管道紧密接触,实现压住采血管道,这种设置采血针刺破皮肤时,其血液不会在血压的作用下急速通过采血管道,具有很好的防护效果;工作人员有足够时间拿取储血管并将其插入采血管内部,此时可以将转动环与卡紧板复位,保证血液可以稳定进入储血管中,避免血液泄漏;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把柄环、把柄板和滑动架,在工作人员手持把柄板时,其滑动架变形,其呈压缩状态,其呈竖直设置,工作人员可以稳定手持把柄板,避免其晃动,保证采血针稳定刺入皮肤,不会对受伤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人民医院,未经天津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898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