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硬耐磨减反射膜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88999.2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13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胡凯;涂洁磊;吴佳豪;余首柘;李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1/11 | 分类号: | G02B1/11;G02B1/14;B32B17/00;B32B9/00;B32B9/04;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思沃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220 | 代理人: | 唐明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减反射膜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化膜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超硬耐磨减反射膜结构,包括基体,基体的顶部设置有耐磨层,耐磨层包括氮化硅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基体、耐磨层、氮化硅层、第一氮化硅层、第二氮化硅层、氧化物层、第一氧化物层和第二氧化物层的设置,共同构建了一个超硬耐磨减反射膜结构,其中通过第一氮化硅层和第二氮化硅层配合,氮化硅是一种重要的结构陶瓷材料,它是一种超硬物质,本身具有润滑性,并且耐磨损,抗氧化,再通过第一氧化物层和第二氧化物层的配合,通过两者之间的折射率差比,可以使基体表面反射回多层的光线,并二次反射回基体中,提高了膜层的减反射效果,变向增加了基体中光的吸收,进一步增加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化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硬耐磨减反射膜结构。
背景技术
钢化玻璃其实是一种预应力玻璃,为提高玻璃的强度,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受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增强玻璃自身抗风压性,寒暑性,冲击性等。手机屏幕也称显示屏,用于显示图像及色彩。荧幕尺寸依荧幕对角线计算,通常以英寸(inch)作单位,指荧幕对角的长度。屏幕材质引随着手机彩屏的逐渐普遍,手机屏幕的材质也越来越显得重要,而钢化玻璃保护膜则是对于手机屏幕较高安全级别的保护。
减反射膜,又称增透膜,它的主要功能是减少或消除透镜、棱镜、平面镜等光学表面的反射光,从而增加这些元件的透光量,减少或消除系统的杂散光,减反射膜是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一种光学薄膜。现有减反射膜的种类多种多样,其减反射效果也千差万别,尤其用于手机保护膜后,普遍还存在硬度较低、耐磨性能较差等缺点,使用过久后容易发生磨损的现象,使用寿命较短,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超硬耐磨减反射膜结构,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硬耐磨减反射膜结构,具备硬度高、耐磨性能较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减反射膜硬度较低、耐磨性能较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超硬耐磨减反射膜结构,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顶部设置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包括氮化硅层,所述氮化硅层的顶部设置有氧化物层,所述氮化硅层包括第一氮化硅层和第二氮化硅层,所述氧化物层包括第一氧化物层和第二氧化物层。
优选的,所述氮化硅层和氧化物层的厚度相同,所述基体的厚度为1.5-2.5mm。
优选的,所述第一氮化硅层的折射率范围为2.10-2.35,且厚度为12-16nm。
优选的,所述第二氮化硅层的折射率范围为1.70-1.90,且厚度为30-42nm。
优选的,所述第一氧化物层的折射率范围为1.30-1.50,且厚度为9-13nm。
优选的,所述第二氧化物层的折射率范围为1.90-2.30,且厚度为15-26nm。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超硬耐磨减反射膜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基体、耐磨层、氮化硅层、第一氮化硅层、第二氮化硅层、氧化物层、第一氧化物层和第二氧化物层的设置,共同构建了一个超硬耐磨减反射膜结构,其中通过第一氮化硅层和第二氮化硅层的配合,氮化硅是一种重要的结构陶瓷材料,它是一种超硬物质,本身具有润滑性,并且耐磨损,抗氧化,再通过第一氧化物层和第二氧化物层配合,通过两者之间的折射率差比,可以使基体表面反射回多层的光线,并二次反射回基体中,提高了膜层的减反射效果,变向增加了基体中光的吸收,进一步增加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耐磨层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氮化硅层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氧化物层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师范大学,未经云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889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部位收缩便携式的无人机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变距错位移载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