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滑板车之前后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83432.6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59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联合越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5/04;F21V7/00;F21V13/04;B62J6/03;B62J6/04;F21W107/1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哲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67 | 代理人: | 潘晓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滑板 之前 后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动滑板车之前后灯结构,涉及照明技术领域,该电动滑板车之前后灯结构包括前车灯组件和后车灯组件,所述前车灯组件包括第一灯座、第一PCB板、第一透镜和第一灯罩,该后车灯组件包括第二灯座、第二PCB板、第二透镜灯罩,该第二PCB板上设置有第二灯珠;该第一透镜的出光面分为斜射区和第一透镜折射区;该第一透镜的下端设有用于放置第一灯珠的放置槽;该第二透镜分为第一反射区、第二反射区和第二透镜折射区,该第二透镜折射区呈两个彼此靠近的多棱锥形;通过将第一透镜的出光面分为斜射区和第一透镜折射区,保证了第一透镜的折射效果和斜射效果,既满足正骑行者的照度要求,又满足非骑行者的照度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电动滑板车之前后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方便快捷的绿色交通工具更多的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动滑板车之前后灯结构传统滑板车基础上改进的一种新型交通工具,电动滑板车之前后灯结构比较轻便快捷,因此电动滑板车之前后灯结构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对简单方便交通工具的需求,因此电动滑板车之前后灯结构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电动滑板车之前后灯结构的前后灯通常存在光线折射率差,不能保证后灯具有较佳的可视效果;同时在对灯更换时存在拆卸不方便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电动滑板车之前后灯结构,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滑板车之前后灯结构,其通过将第一透镜的出光面分为斜射区和第一透镜折射区,保证了第一透镜的折射效果和斜射效果,既满足正骑行者的照度要求,又满足非骑行者的照度要求;前车灯组件即使在最小的光损情况下,也能保证光珠通过透镜的光线无颜色分层现象,混光效果良好,达到光色一致;前车灯组件与后车灯组件组装方便,节约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滑板车之前后灯结构,其包括前车灯组件和后车灯组件,所述前车灯组件包括第一灯座、第一PCB板、第一透镜和第一灯罩,该第一PCB板上设置有第一灯珠,该第一灯罩安装于第一灯座的上方,该第一PCB板和第一透镜从下至上依次安装于第一灯座和第一灯罩之间;该后车灯组件包括第二灯座、第二PCB板、第二透镜灯罩,该第二PCB板上设置有第二灯珠,该第二透镜灯罩安装于第二灯座的上方,该第二PCB板安装于第二灯座和第二透镜灯罩之间;该第一透镜的出光面分为斜射区和第一透镜折射区,该斜射区分布有复数个彼此相连的六边形,该六边形的中心具有凸部,该第一透镜折射区分布有复数个彼此相连的凸条;该第一透镜的下端设有用于放置第一灯珠的放置槽;该第二透镜灯罩分为第一反射区、第二反射区和第二透镜折射区,该第一反射区和第二反射区均分布有复数个倾斜放置彼此相连的透光块,该第一反射区之透光块与第二反射区之透光块的倾斜角度不同;该第二透镜折射区环绕于第一反射区和第二反射区中间,该第二透镜折射区具有两个彼此靠近的多棱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灯座上具有用于安装第一PCB板和第一透镜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上端开口处设置有第一嵌置凸部,所述第一灯罩上设置有第一嵌置槽,该第一嵌置凸部与第一嵌置槽相匹配;所述第二灯座上设置有用于嵌置第二透镜灯罩的第二嵌置槽,所述第二透镜灯罩上设置有第二嵌置凸部,该第二嵌置凸部与第二嵌置槽相匹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灯座靠近第一容置槽开口处设置有外侧壁向外延伸的第一外檐,该第一外檐上设置有复数个凹槽;该第一嵌置槽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复数个第一定位销,该复数个定位销与复数个凹槽相对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嵌置槽内侧壁向内凸起形成第一凸部,所述第一透镜前侧外侧壁上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嵌置部,该第一凸部和第一嵌置部相对应以限定第一透镜在第一灯罩内的安装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联合越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联合越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834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酯纤维外加剂定量注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控风流量茶叶萎凋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