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中频加热的管道保温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82272.3 | 申请日: | 2021-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85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丁攀;张文超;惠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乌鲁木齐汇聚路面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33/14 | 分类号: | B65G33/14;B65G33/24;F26B17/18;F26B23/10;F26B2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虹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08 | 代理人: | 苗奎 |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中频 加热 管道 保温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管道保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中频加热的管道保温结构,包括不锈钢薄板保护管,不锈钢薄板保护管的内侧壁面固定安装有中频螺旋状感应加热器,中频螺旋状感应加热器为横截面积为矩形的螺旋状,中频螺旋状感应加热器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硅酸铝保温管,硅酸铝保温管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金属管体,金属管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旋转器,驱动旋转器设置在硅酸铝保温管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对内部的沥青进行倾倒时,启动驱动旋转器,驱动旋转器带动连接柱旋转,连接柱带动旋转推动刃旋转,金属管体内部的沥青通过旋转推动刃的挤压被快速的带出,避免了在对内部的沥青进行倾倒时黏稠的沥青流动缓慢,浪费时间,实用性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管道保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中频加热的管道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在当前沥青管道保温技术领域,采用的方式为锅炉(蒸汽锅炉或有机热载体锅炉)加热导热介质(多为导热油、高温高压蒸汽)后,采用导热油套管方式对沥青管道进行保温。这种方式需要一整套的介质加热、循环系统,管道工艺复杂、工艺组件多、制作工艺繁琐,同时使用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产生油、汽的泄露,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目前的沥青加热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对内部的沥青进行倾倒时黏稠的沥青流动缓慢,浪费时间实用性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中频加热的管道保温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中频加热的管道保温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中频加热的管道保温结构,包括不锈钢薄板保护管,不锈钢薄板保护管的内侧壁面固定安装有中频螺旋状感应加热器,中频螺旋状感应加热器为横截面积为矩形的螺旋状,中频螺旋状感应加热器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硅酸铝保温管,硅酸铝保温管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金属管体,金属管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旋转器,驱动旋转器设置在硅酸铝保温管的内部,驱动旋转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远离驱动旋转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转推动刃,旋转推动刃为横截面是倾斜矩形块的螺旋状。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管体的内侧开设有旋转凹槽,旋转凹槽为横截面为矩形的螺旋状。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凹槽的棱边处开设有倒角,倒角为弧形的倒角。
作为优选,所述硅酸铝保温管的侧面开设有第一连通孔,不锈钢薄板保护管的侧面对应第一连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连通孔,金属管体的侧面对应第一连通孔的位置卡接有螺纹套管,螺纹套管的上端延伸至不锈钢薄板保护管的外侧,螺纹套管的内部设置有红外温度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通过螺纹连接于螺纹套管上,与金属管体形成非接触结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中频加热的管道保温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基于中频加热的管道保温结构,启动中频螺旋状感应加热器,中频螺旋状感应加热器横截面为矩形的螺旋状来增大了中频螺旋状感应加热器与硅酸铝保温管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热量可以快速充分的被传导,当需要对内部的沥青进行倾倒时,启动驱动旋转器,驱动旋转器带动连接柱旋转,连接柱带动旋转推动刃旋转,金属管体内部的沥青通过旋转推动刃的挤压被快速的带出,避免了在对内部的沥青进行倾倒时黏稠的沥青流动缓慢,浪费时间,实用性差。
(2)、该基于中频加热的管道保温结构,当内部的温度逐渐降低时,红外温度传感器测得实际温度后把信息传到至中频螺旋状感应加热器处,使中频螺旋状感应加热器开始工作对其加热,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3)、该基于中频加热的管道保温结构,通过金属管体的内部开设的旋转凹槽,来增大沥青与金属管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来加快沥青的加热速度,增强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4)、该基于中频加热的管道保温结构,该装置使用和维护简单,不产生废气、废液,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增强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乌鲁木齐汇聚路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乌鲁木齐汇聚路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822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