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雷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80559.2 | 申请日: | 2021-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61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杨爱民;陈树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三明鑫安爆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42C19/08 | 分类号: | F42C19/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吴金姿 |
| 地址: | 6503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雷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雷管,包括管壳,所述管壳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管壳内从开口一端依次设有脚线,卡口塞、电子控制模块、点火装置、装药,所述点火装置的核心结构为钽核心,钽金属化学性质稳定,当阳极钽与氧气接触时,氧气的浓度已经不足以支撑其燃烧,只能将其表面氧化,不会有引燃效果。钽核心外部包裹的合成树脂外壳具有很强的隔温阻燃作用,可以进一步增强发火装置的抗高温误燃能力。点火装置不含敏感火工品药剂,可以如同一般电子元器件一样进行储存、运输、电路板焊接装配,无需专门的防爆措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爆破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雷管。
背景技术
现今行业内使用的数码电子雷管采用的电发火装置均为传统的热桥丝式。桥丝式发火装置由于采用了敏感的火工品药剂,因而在生产、运输、使用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半导体桥发火装置不含敏感火工品药剂,其利用半导体电击穿产生的高温等离子喷射来实现发火,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其需要的激发电能过大,当前数码电子雷管储能电容无法满足,故至今也未能应用于数码电子雷管领域。
因此,研发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雷管是非常关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雷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管壳,所述管壳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管壳内从开口一端依次设有脚线,卡口塞、电子控制模块、点火装置、装药,所述点火装置的核心结构为钽核心,所述钽核心外部由核心外壳包裹,所述核心外壳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且核心外壳上端面开有一个梯形凹槽,部分裸露出内部的钽核心,所述钽核心内部中心位置为多孔阳极钽烧结块,所述多孔阳极钽烧结块由钽粉颗粒压模烧结而成,具有疏松的海绵状多孔结构,且多孔阳极钽烧结块中引出钽丝以及与钽丝相连的正极引脚,所述多孔阳极钽烧结块海绵状多孔结构的表面覆盖有五氧化钽层,所述五氧化钽层外部由二氧化锰阴极覆层包裹,所述钽核心除阳极引出钽丝所在面外的5个外表面上覆盖有石墨涂层,所述石墨涂层外表面涂有银浆涂层,所述银浆涂层上焊接有负极引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钽金属化学性质稳定,当阳极钽与氧气接触时,氧气的浓度已经不足以支撑其燃烧,只能将其表面氧化,不会有引燃效果。钽核心外部包裹的合成树脂外壳具有很强的隔温阻燃作用,可以进一步增强发火装置的抗高温误燃能力。点火装置不含敏感火工品药剂,可以如同一般电子元器件一样进行储存、运输、电路板焊接装配,无需专门的防爆措施。
2、点火装置外部装配改性PVC套和硅胶套等,不解决了点火装置偏心的问题,避免电子引火元件在生产、运输过程中与金属管壁等发生碰撞,造成损坏或误引爆;可以进一步加强对静电等外界不利因素的防护;保证电引火药的能量集中释放于基础雷管中的起爆药,显著地提高发火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钽核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核心外壳,2-点火装置,3-电子控制模块,4-卡口塞,5-脚线,6- 管壳,7-装药,11-钽核心,12-银浆涂层,13-石墨涂层,14-五氧化钽层,15-钽粉颗粒,16-正极引脚,17-二氧化锰阴极覆层,18-负极引脚,111-引出钽丝,112- 多孔阳极钽烧结块,113-聚四氟乙烯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三明鑫安爆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三明鑫安爆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805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轮毂锻造装置
- 下一篇:一种饲料烘干用除尘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