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78777.2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52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郑真平;谢冬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威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8 | 分类号: | E02D5/28;E02D5/72;E02D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立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3 | 代理人: | 曹禹佳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基础 工程 组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组合桩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包括桩管,所述桩管沿其轴线方向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管,两个所述第一限位管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管,两个所述第一限位管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调节柱,两个所述调节柱的外壁开设有四个第一直通槽,两个所述第二限位管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调节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两个第一限位管和第二限位管均与桩管固定连接,两个调节柱均与第一限位管螺纹连接,第二直通槽与第一直通槽相连通,通过放置架与桩管滑动连接,电机带动第一调节柱进行转动,推动调节杆向下方运动,使桩管内部与外部空气相连通,降低压力差,减少桩管缩颈现象的发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组合桩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
背景技术
工程桩,就是在工程中使用的,最终在建、构筑物中受力起作用的桩,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可用于建设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因此房屋建筑向高层发展,各种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成为当前建设的主导,对于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工程,基础承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物沉降变形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组合桩一般通过安装在打桩机上的桩锤打入地下,在解决桩基固定问题的同时还存在以下缺点:
现有组合桩中的钢管桩在后期进行回收时,在含水量大的粘性土中沉管时,土体受强烈扰动和挤压产生很高的孔隙和压力,即产生气压差,拔桩的过程中易出现缩颈等不良现象,从而导致桩管发生变形,影响其回收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包括桩管,所述桩管沿其轴线方向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管,两个所述第一限位管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管,两个所述第一限位管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调节柱,两个所述调节柱的外壁开设有四个第一直通槽,两个所述第二限位管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调节杆,两个所述调节柱的底端均分别与调节杆的顶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限位管的外壁由上到下开设有若干第一通气槽,两个所述调节杆靠近第一通气槽的侧面开设有若干第二通气槽,若干所述第二通气槽均位于第一通气槽的顶端,两个所述调节杆远离第一通气槽的侧面开设有第二直通槽。
可选的,所述桩管靠近第一限位管顶端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三个卡柱,两个所述卡柱均分别与第一限位管的两侧滑动连接,所述放置架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调节柱的顶端相卡接,可以便于使电机带动调节柱进行转动,从而使调节柱与第一限位管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并下压调节杆,从而使若干第二通气槽与第一通气槽相连通。
可选的,两个所述第一限位管和第二限位管靠近桩管内壁的侧面均为弧面,两个所述第一限位管和第二限位管均通过焊接方式与桩管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限位管内部横截面的形状均为圆形,两个所述第二限位管内部横截面的形状均为矩形,两个所述第二限位管的底端均设置有尖端,尖端可以便于使两个第二限位管能够随桩管一起进入土壤的内部,第一限位管的底端均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二限位管的顶端固定连接,这样可以便于使第一限位管和第二限位管能够对调节柱和调节杆进行保护。
可选的,两个所述调节杆靠近第一通气槽的侧面均为弧形,所述第二直通槽均分别与若干第二通气槽相连通,所述第二直通槽与第一直通槽相连通,两个所述调节柱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卡接头,卡接头可以便于和电机的输出端想卡接,使电机能够依次带动两个调节柱进行转动,从而便于使调节杆相向下方运动,实现若干第二通气槽与第一通气槽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该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通过两个第一限位管和第二限位管均与桩管内部固定连接,而两个调节柱均分别与第一限位管螺纹连接,第二直通槽与第一直通槽相连通,进而通过放置架与桩管滑动连接,电机带动第一调节柱进行转动,从而推动调节杆向下方运动,从而使桩管内部与外部空气相连通,降低压力差,减少桩管缩颈现象的发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威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威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787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