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淤泥脱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77755.4 | 申请日: | 2021-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09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绿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122 | 分类号: | C02F11/122;C02F11/14;C02F11/127;C02F9/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卢劲亮 |
| 地址: | 5285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淤泥 脱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淤泥脱水装置,包括收集池、旋流器、过滤池、分散池及压滤脱水装置,所述收集池通过第一输送管连通旋流器,所述旋流器的上出口连通过滤池,所述旋流器的下出口与分散池连通,所述分散池设有加药机构,所述加药机构用于添加分散剂,所述分散池的出口连通压滤脱水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淤泥脱水装置,通过设置的加药机构和压滤脱水状,所述加药机构可对絮凝沉淀产生的淤泥添加分散剂,使其打散,使絮状淤泥中的水分更容易释放出来,进而能通过设置的压滤脱水装置,将淤泥中的水分更容易被挤压除去,达到深层脱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淤泥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淤泥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污水处理过程中,常采用絮凝沉淀法,通过絮凝剂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细微颗粒机胶体物质形成大颗粒或大块的絮凝沉淀,最后通过固液分离,将其去除,得到净化水。絮凝后的沉淀,通常含有较高水分,不便于运输和利用,通常通过半框压滤和离心脱水,使淤泥水分含量减少。但是由于絮凝剂的存在,特别是采用有机絮凝剂,水分包含与絮状物内,使水分的脱除难度增大,压滤后的淤泥含水率仍然高达90%,从而使淤泥的运输成本高,并且会降低淤泥的利用率。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淤泥脱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淤泥含水率高,难以脱水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淤泥脱水装置,其中,包括收集池、旋流器、过滤池、分散池及压滤脱水装置,所述收集池通过第一输送管连通旋流器,所述旋流器的上出口连通过滤池,所述旋流器的下出口与分散池连通,所述分散池设有加药机构,所述加药机构用于添加分散剂,所述分散池的出口连通压滤脱水装置。
所述淤泥脱水装置中,所述加药机构设置于旋流器与分散池连通的管路上。
所述淤泥脱水装置中,所述压滤脱水装置包括一级压滤机构和二级压滤机构,所述一级压滤机构中淤泥的传输方向为垂直向下,所述二级压滤机构中淤泥为水平传输。
所述淤泥脱水装置中,所述一级压滤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竖直设置于第一壳体内的一级压滤筒和设置于一级压滤筒内的第一螺杆,还包括与第一螺杆转动连接的第一驱动机构。
所述淤泥脱水装置中,所述二级压滤机构包括第二壳体、水平设置于第二壳体内的二级压滤筒和设置于二级压滤筒内的第二螺杆,还包括与第二螺杆传动连接的第二驱动机构。
所述淤泥脱水装置中,所述收集池设有第一搅拌机构,所述分散池设有第二搅拌机构。
所述淤泥脱水装置中,所述一级压滤机构设有第一排水口,所述二级压滤机构设有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均通过管路连通设置的收集槽,所述收集槽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水泵,所述排水管连通过滤池。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淤泥脱水装置,通过设置的加药机构和压滤脱水装置,所述加药机构可对絮凝沉淀产生的淤泥添加分散剂,使其打散,使絮状淤泥中的水分更容易释放出来,进而能通过设置的压滤脱水装置,将淤泥中的水分更容易被挤压除去,达到深层脱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淤泥脱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淤泥脱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绿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绿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777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陆地捕捉与收集螃蟹的装置
- 下一篇:曳引机转子、曳引机及电梯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