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stamp基底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76371.0 | 申请日: | 2021-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26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刘守航;杜政;党康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天慧创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F7/00 | 分类号: | G03F7/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朱海临 |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tamp 基底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stamp基底,包括PET膜;所述PET膜的其中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玻璃层,所述PET膜和第一玻璃层之间通过第一光刻胶层进行连接形成第一面stamp基底;所述PET膜的另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玻璃层,所述PET膜和第二玻璃层之间通过第二光刻胶层进行连接形成第二面stamp基底。通过将stamp基底由PET膜,转移到玻璃基底上,在PET膜的两侧通过光刻胶层连接玻璃层,这样可以保证在压印后脱模过程中,拉扯PET膜,玻璃不会产生明显形变,因此stamp胶不会产生形变,进而产品压印不会存在形变保证对位,能够保证纳米压印整面对位的稳定性,能够满足纳米压印整面对位±5微米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纳米压印stamp基底领域,具体属于一种stamp基底。
背景技术
纳米压印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微纳加工技术。通过光刻胶辅助,将模板上的微纳结构转移到待加工材料上的技术。该技术通过机械转移的手段,达到了超高的分辨率,是微电子、材料领域的重要加工手段。
现有技术中的纳米压印stamp基底为0.25mm厚度的PET基底膜,在压印和脱模过程中PET存在X和Y方向的形变量,其X方向形变量大约5μm,Y方向形变量大约10μm,导致在产品压印过程中片与片之间对位不稳定,而纳米压印要求整面对位稳定,现有stamp基底PET材质存在形变,不能满足生产制造的需求。其PET基底stamp在压印和脱模过程中形变(X方向存在收缩,Y方向存在拉伸形变)如图1至图3所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stamp基底,能够保证纳米压印整面对位的稳定性,能够满足纳米压印整面对位±5微米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stamp基底,包括PET膜;
所述PET膜的其中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玻璃层,所述PET膜和第一玻璃层之间通过第一光刻胶层进行连接形成第一面stamp基底;
所述PET膜的另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玻璃层,所述PET膜和第二玻璃层之间通过第二光刻胶层进行连接形成第二面stamp基底。
优选的,所述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的厚度范围均为70~100μm。
优选的,所述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的厚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光刻胶层和第二光刻胶层的厚度范围均为5~10μm。
优选的,所述第一光刻胶层和第二光刻胶层的厚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光刻胶层和第二光刻胶层通过UV固化方式粘结PET膜和玻璃层。
优选的,所述PET膜的厚度范围为0.25~0.5mm。
优选的,所述第一玻璃层上采用spin-coating的加工方式涂覆第一光刻胶层。
优选的,所述第二玻璃层上采用spin-coating的加工方式涂覆第二光刻胶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stamp基底,通过将stamp基底由PET膜,转移到玻璃基底上,在PET膜的两侧通过光刻胶层连接玻璃层,这样可以保证在压印后脱模过程中,拉扯PET膜,玻璃不会产生明显形变,因此stamp胶不会产生形变,进而产品压印不会存在形变保证对位,第一玻璃层能够保证在滚压印过程中,压力面有PET膜变更为玻璃,降低滚压过程中stamp基底产生的形变;第二玻璃层能够同时降低压印和脱模过程中stamp基底产生的形变,两者共同作用,降低stamp基底形变,保证压印和脱模过程图案的稳定性,保证片与片之间的稳定性,保证对位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天慧创科技(西安)有限公司,未经华天慧创科技(西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763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热综合利用节水系统
- 下一篇:冷却水量可调的高效氮化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