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筒纱染色用筒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76108.1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66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尹河;尹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佳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23/04 | 分类号: | D06B23/04;D06B3/09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张淼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染色 筒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筒纱染色用筒管,包括呈圆筒状的管体,管体的内壁上均布至少四条沿管体轴向延伸的棱条,管体的外表面上设置分别与棱条一一对应的渗液槽,所述棱条两侧的管体中设置若干使渗液槽与管体内部联通的渗液孔,所述相邻渗液槽之间还设置有辅助渗液槽,辅助渗液槽沿管体轴向延伸,渗液槽与辅助渗液槽之间通过对称设置于渗液槽两侧的输液槽相连通;所述输液槽螺旋状设置于管体的外表面上。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了纱线染色是染液的高渗透率并同时保证了筒管在长时间使用后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筒纱染色设备,特别是一种筒纱染色用筒管。
背景技术
筒子纱染色是一种染纱的方法,是通过糟筒车缠绕在特制的带有小孔的塑胶筒子上,让染料渗透进筒子纱,筒子纱染色过程是一个化学变化,需要经过前处理、入缸高温染色、脱水烘干等步骤,将坯纱变成筒子色纱。现有塑胶筒子结构简单,仅在其表面均布渗液孔而其内部光滑,因此当筒子纱置于固定套杆上后,塑胶筒子的内壁与套杆紧贴而不利于染液渗透。另外,现有塑胶筒子上遍布渗液孔导致塑胶筒子强度较低,在使用一段时候就会出现塑胶筒子被缠绕其上的纱线挤压变形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纱染色用筒管,在保证筒管强度的基础上有效提升筒管的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筒纱染色用筒管,包括呈圆筒状的管体,管体的内壁上均布至少四条沿管体轴向延伸的棱条,管体的外表面上设置分别与棱条一一对应的渗液槽,所述棱条两侧的管体中设置若干使渗液槽与管体内部联通的渗液孔,所述相邻渗液槽之间还设置有辅助渗液槽,辅助渗液槽沿管体轴向延伸,渗液槽与辅助渗液槽之间通过对称设置于渗液槽两侧的输液槽相连通;所述输液槽螺旋状设置于管体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棱条具有与套杆贴合的弧形面。
进一步地,所述输液槽的螺距为管体长度的1/5~1/4。
工作原理:染色前,将纱线先行绕设在本实用新型上。染色时将绕设有纱线的筒管套设在套杆上即可。染色时,染液从筒管与套杆之间的间隙进入筒管内部然后再经由渗液孔流入至渗液槽中,渗液槽中的染液随即在通过输液槽流动至辅助渗液槽中,辅助渗液槽中随即也充满染液,进而完成了染液对纱线的高效渗透。需要说明的是,因为输液槽为螺旋设置,因此不易出现绕设纱线时纱线嵌入输液槽中而将其堵塞影响染液进入辅助渗液槽的情况。另外,输液槽为对称于渗液槽设置,因此渗液槽两侧的输液槽的螺旋方向相反,进一步地保证了输液槽的贯通性。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彼此连通的渗液槽、辅助渗液槽、输液槽替代了传统筒管上的密布的渗液孔,从而极大的保证了筒管结构的整体性,是筒管的强度得以保证。另外,采用槽式结构能够提升纱线与染液的接触效率,进而提升染色时染液的渗透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00.管体110.渗液槽120.渗液孔130.辅助渗液槽140.输液槽200.棱条210.弧形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佳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桐乡佳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761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吊笼散毛脱水机
- 下一篇:温控器底壳组件的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