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性炭余热回收锅炉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73750.4 | 申请日: | 2021-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82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董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四方无锡锅炉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J15/02 | 分类号: | F23J15/02;F23J15/06;B01D45/12;B01D45/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智造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82 | 代理人: | 汪丽红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炭 余热 回收 锅炉 结构 | ||
1.一种活性炭余热回收锅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过热器(1)、蒸发受热面(2)、旋风除尘器(3)和省煤器(4);所述过热器(1)的进气端对应于烟气口,所述过热器(1)底部设有第一落灰斗组(11),所述过热器(1)的出气端对应于蒸发受热面(2)的进气端,所述蒸发受热面(2)设有换热器(21),所述换热器(21)对应于省煤器(4),所述蒸发受热面(2)底部设有第二落灰斗组(22),所述蒸发受热面(2)的出气端对应于旋风除尘器(3)的进气端,所述旋风除尘器(3)的出气端对应于省煤器(4)的进气端,所述省煤器(4)的出气端设有第三落灰斗组(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余热回收锅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除尘器(3)包括第一离心筒(31)和第二离心筒(32),所述第一离心筒(31)和第二离心筒(32)的进气端分别通过独立的通道连接于蒸发受热面(2)的出气端,所述第一离心筒(31)和第二离心筒(32)底部分别设有第一落灰斗(311)和第二落灰斗(312),所述第一离心筒(31)和第二离心筒(32)的出气端连接于省煤器(4)的进气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性炭余热回收锅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心筒(31)和第二离心筒(32)沿垂直于蒸发受热面(2)方向排设;所述第一离心筒(31)和第二离心筒(32)设有集气管(313),所述集气管(313)的进气端对应于第一离心筒(31)和第二离心筒(32)的出气端,所述集气管(313)沿第一离心筒(31)和第二离心筒(32)排列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集气管(313)的出气端对应于省煤器(4)的进气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四方无锡锅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四方无锡锅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7375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油缸装配用气动夹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余热回收锅炉过热器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