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逆流式垃圾焚烧炉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72094.6 | 申请日: | 2021-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43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 发明(设计)人: | 雷凯;刘杰;刘文君;赵新宇;杜铁秋;孙艳燕;李清楠;刘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同力达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G5/08 | 分类号: | F23G5/08;F23G5/20;F23G5/44;F23G5/46;F23G5/04;F23J1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苏芳玉 |
| 地址: | 066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逆流 垃圾 焚烧 | ||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由于垃圾中混杂了含水分较多的垃圾,容易导致燃烧不彻底,对垃圾做预前干燥成本高的不足,提供一种逆流式垃圾焚烧炉,包括前炉体、后炉体、燃烧室和烟道,燃烧室的进料端与前炉体内腔连通,出口端与后炉体内腔连通,烟道设置在燃烧室外部,烟道的进烟口与燃烧室的进料口连通,后炉体上设置有助燃器和送风装置,火焰和助燃风由燃烧室的出口进入到燃烧室内部,烟气向燃烧室进料口运行,烟气与垃圾反向运行,有利于垃圾充分燃烧;烟气还对前炉体内腔中的垃圾预热,有利于垃圾干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流式垃圾焚烧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垃圾燃烧较为彻底,减少或避免了焚烧后排出的废物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逆流式垃圾焚烧炉。
背景技术
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一般可分为垃圾焚烧发电及垃圾综合处理两部分。目前用于日处理300吨以下原生垃圾的定为小型处理厂,适用于边远乡镇地区,以综合处理为主。由于生活垃圾成分复杂,其中混杂了大量含水分较高的生活垃圾,如果不对该生活垃圾做预前干燥的话,当大量垃圾进入燃烧室后,燃烧室内温度会降低,导致燃烧室内温度不稳定,垃圾不能得到充分预热和干燥,导致焚烧不彻底,燃烧后排出的废物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如果对垃圾做预前干燥的话,不仅延长了垃圾的处理周期,而且投入资金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由于垃圾中混杂了含水成分较多的生活垃圾,容易导致燃烧不彻底,对垃圾做预前干燥的话,垃圾处理周期较长,资金成本较高的不足,提供一种逆流式垃圾焚烧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逆流式垃圾焚烧炉,包括炉体,炉体包括前炉体、后炉体、燃烧室和烟道,燃烧室的进料端与前炉体内腔连通,垃圾通过前炉体进入到燃烧室中,燃烧室的出口与后炉体内腔连通,烟道设置在燃烧室外部,烟道的进烟口与燃烧室的进料口通过前炉体连通,其出烟口与大气或吸风装置连通,后炉体上固定设置有助燃器和送风装置,助燃器的喷射口和送风装置的出风口均与燃烧室内腔相对应;
还包括隔断墙,隔断墙对应设置在燃烧室进料口前端,隔断墙上端高于燃烧室进料口顶部与前炉体固定连接,隔断墙下端高度低于燃烧室进料口的顶部,隔断墙与燃烧室进料口之间的间隙为烟气进入烟道的通道;
燃烧室采用回转窑,回转窑的进料端与前炉体转动连接,回转窑的出料端与后炉体转动连接,回转窑在回转机构作用下围绕自身轴线旋转,回转窑沿进料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还包括竖直设置的入料斗,入料斗的出料口与前炉体内腔连通;
还包括给料机构给料机构包括推料板和往复驱动装置,推料板对应设置在入料斗出料口的下方位于前炉体中,推料板的推料端与燃烧室的进料口相对应,往复驱动装置固定设置在前炉体外侧,推料板在驱动装置作用下沿燃烧室的进料方向往复运动;
推料板靠近燃烧室的一端端部位于燃烧室的进料口内部,推料板的推料端呈台阶状,台阶沿推料方向自上而下设置;
后炉体内腔的下方设置有出渣口,出渣口的高度低于燃烧室出口底部的高度;
在前炉体下方设置送风装置,送风装置的出风口与前炉体内腔连通;
烟道包括相互连通的圆筒形集热炉顶和方形集热炉顶,圆筒形集热炉顶一端通过前炉体与燃烧室进料口连通,另一端与方形集热炉顶连通;
方形集热炉顶固定设置在后炉体上方,圆筒形集热炉顶与方形集热炉顶及前炉体可拆卸活动连接,所述圆筒形集热炉顶的两端均为方形集热炉顶,方形集热炉顶分别与圆筒形集热炉顶可拆卸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同力达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同力达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720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