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拔牙挺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71139.8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49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郭津源;王桐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3/14 | 分类号: | A61C3/1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周端仪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拔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拔牙挺,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柄部、杆部和刃部;刃部的远端的侧面上设有凸出的第一支点;刃部的近端的背离第一支点的侧面上设有凸出的第二支点。本实用新型的拔牙挺通过在刃部的尖端和近端分别增加凸出侧面的第一支点和第二支点,使用时将刃部插入分开的两瓣牙齿中间,第一支点挂住一侧牙齿的髓室顶,第二支点抵在另一侧牙齿的牙冠上,从而把水平向的脱位力转化为垂直向的脱位力,可以通过髓室顶将一侧的牙齿向上拔起,在减少了拔牙阻力的同时降低了牙冠折断的风险。此外,拔牙时牙齿的受力支点为牙齿自身,也降低了周围软组织和邻牙损伤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拔牙挺。
背景技术
拔牙挺是口腔科一种常见的器械,由刃、柄、杆三部分构成。挺刃多数中间有稍倾斜的纵行凹槽,刃端为圆弧或尖状锐利边缘。挺柄为术者握持的部分,分为横柄与直柄两种方便术者握持。挺杆为挺刃于挺柄连接的部分,多为直型,也有因功能不同而设计呈弯曲形状的。牙挺按照形状和功能主要分为四类:直挺、弯挺、三角挺和根尖挺。牙挺的工作原理包括杠杆原理、楔的原理和轮轴原理,三种原理共同作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杠杆原理,利用牙槽骨作为支点进行撬动。
对于有多个牙根的智齿或磨牙,拔牙阻力较大,无法直接使用牙挺和牙钳取出,需要先利用动力系统涡轮手机把牙齿分成两半后再分别取出。现有牙挺均利用牙槽骨为支点为牙齿提供水平向脱位的力,水平向的脱位力容易发生牙冠折断的情况,造成再取剩余牙根非常困难。另外,利用牙槽骨为支点也容易造成牙龈软组织或邻牙的损伤,不符合微创拔牙的理念。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拔牙时易发生牙冠折断、损伤软组织或邻牙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拔牙挺,其可降低牙冠折断的风险和降低了周围软组织和邻牙损伤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拔牙挺,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柄部、杆部和刃部;
所述刃部的远端的侧面上设有凸出的第一支点;
所述刃部的近端的背离所述第一支点的侧面上设有凸出的第二支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刃部的截面从所述近端到远端逐渐缩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刃部的远端呈尖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点和/或所述第二支点呈锥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点的轴线与所述杆部的轴线呈50°~70°的夹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支点的轴线与所述杆部的轴线呈80°~100°的夹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杆部靠近所述刃部的一端为弯折段。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弯折段呈S型或Z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杆部和所述刃部一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拔牙挺通过在刃部的尖端和近端分别增加凸出侧面的第一支点和第二支点,使用时将刃部插入分开的两瓣牙齿中间,第一支点挂住一侧牙齿的髓室顶,第二支点抵在另一侧牙齿的牙冠上,从而把水平向的脱位力转化为垂直向的脱位力,可以通过髓室顶将一侧的牙齿向上拔起,在减少了拔牙阻力的同时降低了牙冠折断的风险。此外,拔牙时牙齿的受力支点为牙齿自身,也降低了周围软组织和邻牙损伤的风险。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711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室外机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颈椎牵引吊带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