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工建筑结构之间缝的止水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65853.6 | 申请日: | 2021-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41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 发明(设计)人: | 郭世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城市政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3/16 | 分类号: | E02B3/16 |
| 代理公司: | 合肥左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2 | 代理人: | 刘琳 |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工 建筑结构 之间 止水 结构 | ||
一种水工建筑结构之间缝的止水结构,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侧壁中心位置设有滑槽,底座左侧中心位置粘贴有止水条,底座右侧固定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N型板,底座右侧中心位置固定有N型板,N型板右侧中心位置固定有轴座,轴座内中心位置横向贯穿活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贯穿至N型板内固定有锥形齿轮,螺纹杆另一侧固定有圆盘,N型板内前后侧均活动连接有丝杆,丝杆上均螺纹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均延伸至滑槽外侧。现有技术中在止水条实际使用过程中,止水条难以固定,从而造成止水条膨胀时从缝中移位、脱落,无法达到膨胀止水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工建筑结构之间缝的止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在水利工程中,对水的防渗漏问题是工程的关键技术点,通常是采用止水条作为防漏措施,止水条是一种独特的橡胶新产品,在遇水后产生2-3倍的膨胀变形对缝的不规则表面和间隙产生巨大的接触压力,从而进行止水。
目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止水条难以固定,从而造成止水条膨胀时从缝中移位、脱落,无法达到膨胀止水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目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止水条难以固定,从而造成止水条膨胀时从缝中移位、脱落,无法达到膨胀止水的目的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水工建筑结构之间缝的止水结构,包括底座,底座左侧粘贴有止水条,底座右侧固定有用于固定止水条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N型板,N型板内前后侧设有可移动相互靠近对止水条固定的固定板,N型板右侧设有可带动固定板移动的圆盘。
优选的,底座上下端均活动连接有安装板。
优选的,安装板上等距依次螺纹连接有若干固定螺钉。
优选的,底座与安装板之间均固定有伸缩杆。
优选的,伸缩杆前侧中心位置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
优选的,固定板靠近止水条一侧等距依次固定有若干顶针。
优选的,底座侧壁中心位置设有滑槽。
优选的,安装板内位于固定螺钉之间中心位置均设有用于盛放胶水的空腔
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有固定装置,便于对止水条进行固定,防止止水条膨胀时从缝内移位、脱落的现象,从而影响止水效果。
2、通过固定板上设有顶针,从而提高对止水条固定的效果。
3、通过伸缩杆与安装板的配合,可以根据缝的宽度调节两个安装板的间距,便于将安装板固定在缝内。
4、通过密封板、密封盖、通孔和空腔的配合,在止水条膨胀后缝内还存在缝隙的话,则胶粘剂从通孔内流出与空气接触迅速凝固,从而将止水条与安装板粘合在一起并将缝隙进行填补,进一步提高了止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端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城市政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城市政景观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658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探头可调的测温仪
- 下一篇:一种用于井下的无线双波智能分注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