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钣金覆盖件表面凹坑深度测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60724.8 | 申请日: | 2021-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10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徐大君;曾兵华;李伟明;常桂静;黄晓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5/18 | 分类号: | G01B5/18;G01B21/18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覆盖 表面 深度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钣金覆盖件表面凹坑深度测量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条形滑孔,该条形滑孔内设有能够沿条形滑孔长度方向移动的两个基准针和一个测量针,所述测量针位于两个基准针之间且测量针能够相对于支撑架上、下移动,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能够获取测量针上、下移动的距离和两个基准针之间的距离的数据采集组件。其结构简单,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凹坑深度测量,具体涉及钣金覆盖件表面凹坑深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对汽车车身精细感知的要求不断提高,冲压覆盖件的面品问题是业内关心的核心问题。
冲压覆盖件的A面凹坑深度一般都是在0.1mm以下,目前现场只能通过打油石的方法确定凹坑是否存在,具体深度数据只能蓝光扫描,但是蓝光扫描的精度也是有限的,一般的蓝光扫描以0.02的扫描精度,但是检测误差加上数据处理误差,实际也就0.1mm的扫描精度。这种检测精度,检测A面凹坑就精度不够了。并且蓝光扫描的流程复杂、周期长,需要多个部门协调才能完成,一般需要一个工作日才能完成凹坑深度测量,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钣金覆盖件表面凹坑深度测量装置,其结构简单,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钣金覆盖件表面凹坑深度测量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条形滑孔,该条形滑孔内设有能够沿条形滑孔长度方向移动的两个基准针和一个测量针,所述测量针位于两个基准针之间且测量针能够相对于支撑架上、下移动,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能够获取测量针上、下移动的距离和两个基准针之间的距离的数据采集组件。
进一步,所述基准针和测量针上固定有测距传感器,所述测距传感器与数据采集组件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显示仪表,所述显示仪表上设有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用于显示测量针上、下移动的距离,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用于显示两个基准针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所述两个基准针针尖与支撑架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相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基准针和测量针能够沿支撑架上的条形滑孔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能够根据凹坑尺寸进行位置调节,适用范围广。通过测量针在上、下方向的移动距离测得凹坑深度,方便快捷,配合基准针的使用,能够画出等高线,描绘出凹坑形状,直观的表达出凹坑的属性,进而能够凹坑缺陷进行针对性地补偿或评估。
2、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架上的显示仪表直接显示测量针上、下移动的距离以及两个基准针之间的距离,操作人员能够直观获取位置信息,减少了测量周期,提高了测量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条形油石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待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待测件上凹坑的等高线图。
图中,1—支撑架,11—条形滑孔,2—基准针,3—测量针,4—显示仪表,5—第一显示区域,6—第二显示区域,7—待测件,71—凹坑,8—条形油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607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轨液压锚杆钻车用扁担梁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转动式工业除尘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