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球囊复苏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50069.8 | 申请日: | 2021-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53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周靓;胡琼琼;余雪梅;郑新璐;许照敏;倪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安霞;谢一平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球囊复苏器,包括可拆卸式呼吸面罩、导管和可压缩式复苏球囊,导管一端通过卡扣接通可拆卸式呼吸面罩内侧,导管另一端接通可压缩式复苏球囊内腔,沿导管由可拆卸式呼吸面罩至可压缩式复苏球囊依次设有第一过滤膜、二氧化碳传感器、单向阀、流量传感器、第二过滤膜以及安全阀;还包括储氧袋,所述储氧袋通过充氧气管接通可压缩式复苏球囊内腔;还包括处理器和电源装置,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分别与处理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耐用且实用性强,携带及使用方便,能够为救援人员实时显示挤压潮气量及呼末二氧化碳状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球囊复苏器。
背景技术
现阶段,球囊复苏器一般包括呼吸面罩、复苏球囊和储氧袋三大部分,没有经过很好训练的救援人员造作人工使用球囊复苏器是很危险的。AHA(美国心脏协会)指南援引众多的研究结果指出,在人工呼吸或救治颅脑损伤患者时,吸气时间太长,呼吸频率太快,或过大的潮气量可能对患者的存活和预后都是有害的。
根据来自四川、新疆、上海、北京、云南、贵州、黑龙江等国内地区医疗机构的数据分析,目前各地医护人员使用球囊复苏器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操作携带不便;2、挤压球囊的压力、潮气量、频率难以控制;3、部分医护人员认为进行了气管切开的病人在肺复张时使用目前球囊复苏器容易引起呛咳造成气压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包括可压缩式复苏球囊、能够为救援人员实时显示挤压潮气量及呼末二氧化碳状况的球囊复苏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球囊复苏器,包括可拆卸式呼吸面罩、导管和可压缩式复苏球囊,导管一端通过卡扣接通可拆卸式呼吸面罩内侧,导管另一端接通可压缩式复苏球囊内腔,沿导管由可拆卸式呼吸面罩至可压缩式复苏球囊依次设有第一过滤膜、二氧化碳传感器、单向阀、流量传感器、第二过滤膜以及安全阀;
还包括储氧袋,所述储氧袋通过充氧气管接通可压缩式复苏球囊内腔;
还包括处理器和电源装置,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分别与处理器电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处理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为SenseAir S8系列二氧化碳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流量传感器为热膜式流量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可压缩式复苏球囊,便于携带;
2、采用热膜式流量传感器,快速精准测量送气端流量;
3、通过二氧化碳传感器精准掌握病人通气情况;
4、通过显示屏实时显示挤压潮气量及呼末二氧化碳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气原理框图。
图中:1-可拆卸式呼吸面罩、2-导管、3-可压缩式复苏球囊、4-卡扣、5-第一过滤膜、6-二氧化碳传感器、7-单向阀、8-流量传感器、9-第二过滤膜、10-安全阀、11-充氧气管、12-储氧袋、13-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球囊复苏器,包括可拆卸式呼吸面罩1、导管2和可压缩式复苏球囊3,采用可压缩式复苏球囊3,便于携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500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柱电池极柱角度偏移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鼓式植物切片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