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沉淀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48770.6 | 申请日: | 2021-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09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汪乐乐;纪凯;吴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乐乐 |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龙涛 |
| 地址: | 247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废水处理 沉淀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沉淀设备,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沉淀池,沉淀池底部呈锥形,锥形尖端处设置有排污槽,排污槽与排污管连接,排污槽内设置有排污绞龙;沉淀池一侧设置有进水管,另一侧设置有排水管;进水管末端位于沉淀池内且与出水管连接;沉淀池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一滤网;第一滤网位于出水管上部且与出水管间隔设置;第一滤网向沉淀池内部倾斜设置,第一滤网底部设置有挡泥环;挡泥环与出水管同轴设置。本实用新型采用沉淀法和过滤法相结合,既可防止池底杂质搅动,又可防止滤网堵塞,废水处理沉淀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沉淀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代工业中,难以避免的会产生废水,是当前最主要的水体污染源之一,对于大部分废水而言,对其的处理可归纳为三级处理,在第一级预处理中,主要是去除废水中较大的颗粒物,常用的处理方式为沉淀法和过滤法,但是沉淀后的废水进行下一步处理时,废水的转移过程中容易搅动池底杂质,使之前的沉淀处理效果大打折扣,过滤法是根据废水中颗粒物粒径,选用合适目数的纱网对废水进行过滤,颗粒物很容易对滤网造成堵死,为了保证流量,减少堵塞对流速的影响,滤网的面积往往做得很大,这不仅占用空间,而且滤出杂质分散,不易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沉淀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沉淀设备,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底部呈锥形,锥形尖端处设置有排污槽,所述排污槽与排污管连接,所述排污槽内设置有排污绞龙;所述沉淀池一侧设置有进水管,另一侧设置有排水管;所述进水管末端位于沉淀池内且与出水管连接;所述沉淀池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位于出水管上部且与出水管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滤网向沉淀池内部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滤网底部设置有挡泥环;所述挡泥环与出水管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滤网顶部设置有挡水壳。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位于沉淀池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向排水管出水端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外部设置有支撑架。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竖直设置,且所述出水管轴线位于排污槽的法平面内;所述出水管底部与清理水管连通;所述清理水管位于排污绞龙上方,且与排污绞龙平行设置;所述清理水管两端分别与沉淀池内壁连接;所述清理水管底部均匀设置有三条轴向设置的条形出水口;所述出水管上部设置有第一电磁阀,下部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进水管末端位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之间。
本实用新型采用沉淀法和过滤法相结合,既可防止池底杂质搅动,又可防止滤网堵塞,废水处理沉淀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沉淀设备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沉淀设备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沉淀设备的清理水管剖视图。
其中,1-沉淀池;2-排水管;3-支撑架;4-第一滤网;5-出水管;6-进水管;7-清理水管;8-排污槽;9-排污绞龙;10-排污管;21-第二滤网;41-挡水壳;42-挡泥环;51-第一电磁阀;52-第二电磁阀;71-条形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结合附图就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乐乐,未经汪乐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487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净化器内支架生产用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窗纱一体外开系统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