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电站内电力电缆过路混凝土包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45124.4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78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田爱国;张志强;李平平;程鹏;张立俊;王艳辉;刘丁嘉;李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9/06 | 分类号: | H02G9/06;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9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电 站内 电力电缆 过路 混凝土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内电力电缆过路混凝土包封结构,包括:混凝土垫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定向枕木和镀锌钢管,其中,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位于所述混凝土垫层的上方,所述定向枕木和镀锌钢管均固定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内且沿新建道路的横向设置,所述定向枕木上方设置有固定槽,所述镀锌钢管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固定槽内,且两端分别与位于新建道路两侧的电缆沟或电缆井连通。该变电站内电力电缆过路混凝土包封结构,结构合理,强度大,不易被破坏,施工方便,可预制,也可现浇,运维方便,可减少维护费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工程的基础形式,特别提供了一种变电站内电力电缆过路混凝土包封结构,适用变电站、升压站电力电缆穿越道路项目,也适用于送电项目电力电缆穿越道路的项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电力发电量和用电量规模一直很庞大,而且未来也将保持增长趋势。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根据工业、民用电力负荷的增长每年在全国各地投资建设变电站、送电线路。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各大发电企业都积极相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发电,如风电、光伏等近些年及未来都将得到迅猛发展,而相应配套设施升压站、集电线路需相应建设。
在变电站、升压站建设过程中,因配电装置区域与生产建筑均为分开布置,中间均由站区一条或多条道路分隔,电力电缆由配电装置区域进入生产建筑均面临在道路下穿越的问题。站内电力电缆多数为在电缆沟内敷设,当穿越道路时可采用电缆沟局部下卧结构形式,此时,若电缆沟截面较小,将面临电缆敷设困难或无法敷设、后期运维单位维修困难等问题,因此,为了满足电缆敷设、后期运维方便等问题,电缆沟截面需要做大,这又将带来经济浪费且施工繁琐、周期长等问题;另外,还可采用电缆保护管直埋穿越道路,但是,该结构强度得不到保障,电力电缆或保护管会因为道路有重型汽车通过而出现破坏的现象,那时,将需要破除道路维修,面临二次施工的问题。
因此,提出一种新型的变电站内电力电缆过路结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内电力电缆过路混凝土包封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变电站内电力电缆过路混凝土包封结构,位于新建道路的下方,包括:混凝土垫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定向枕木和镀锌钢管,其中,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位于所述混凝土垫层的上方,所述定向枕木和镀锌钢管均固定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内且沿新建道路的横向设置,所述定向枕木上方设置有固定槽,所述镀锌钢管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固定槽内,且两端分别与位于新建道路两侧的电缆沟或电缆井连通。
优选,所述定向枕木和镀锌钢管由上至下间隔设置有多层,分别处于不同水平高度。
进一步优选,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镀锌钢管间隔设置有多根。
进一步优选,所述变电站内电力电缆过路混凝土包封结构为预制结构或现浇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电站内电力电缆过路混凝土包封结构,整体为混凝土结构,强度更大,不易被破坏,该结构施工方便,可预制,也可现浇,电缆经所述镀锌钢管穿越道路,后期若出现电缆损坏的问题,可直接抽出相应电缆进行更换即可,运维方便,可减少维护费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电站内电力电缆过路混凝土包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451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