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中型直插式充电柜壳体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43680.8 | 申请日: | 2021-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21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 发明(设计)人: | 朱科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凌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5K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张强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中 型直插式 充电 壳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中型直插式充电柜壳体,包括固定壳,固定壳内部设置有安装腔,安装腔内设置有多个间隔均匀分布的支撑板,支撑板倾斜设置在安装腔内且与固定壳相固定,安装腔内还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挡板,挡板与固定壳和支撑板相固定,多个挡板和支撑板将安装腔分隔成多个放置腔,放置腔的后部设置有固定板,放置腔底部对应的支撑板上设置有放置槽和安装孔,安装孔位于放置槽的后方;好处是通过设置的多个放置腔可同时间批量对多个电池进行充电,同时倾斜设置的支撑板可使得电池更加轻易的安装如放置腔内,并与安装孔内设置的插头进行插接,从而对电池进行充电,避免在充电柜震动或晃动时电池从充电柜内滑脱,从而提高充电柜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柜壳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中型直插式充电柜壳体。
背景技术
在随着科技发展,可循环使用的充电电池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电动汽车以及电动助力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采用绿色出行,通过电瓶车、电动汽车等方式出行。然而很多小区没有建电动车充电站,或者是电动车充电点,需要用户从家里拉一个插座或者是将电池取下来拿回家里进行充电,对于楼层高的住户来说,这两种方法都非常不方便,而且有安全隐患。由于电动汽车电池的充电时间较长,在对电动汽车的电池进行充电时,需要整车直充,电动车在充电过程中不能使用,在外卖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当对电瓶车进行长时间充电会严重影响起手的配送效率,因此充电柜的产生将会极大的提高电动车、电瓶车等电力驱动的车型在需要充电时可直接更换充电柜内部的电池,或将电池放入到充电柜内进行充电,为不免充电柜在抽拉安装取出电池过程中对柜体内其他电池产生影响,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用于安放电池的充电柜壳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电池安装放置可靠且对多个电池进行批量冲点的集中性直插式充电柜壳体。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中型直插式充电柜壳体,包括固定壳,所述的固定壳内部设置有安装腔,所述的安装腔内设置有多个间隔均匀分布的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倾斜设置在安装腔内且与所述的固定壳相固定,所述的安装腔内还设置有多个间隔均匀分布的挡板,所述的挡板与所述的固定壳和支撑板相固定,多个所述的挡板和支撑板将安装腔分隔成多个与电池形状相匹配的放置腔,所述的放置腔的后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的放置腔底部对应的支撑板上设置有放置槽和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位于放置槽的后方。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板的前部高于支撑板的后部;优点在通过倾斜设置的支撑板可使得电池在放入放置腔内后,可轻易的与安装孔内的插头配合插紧且可靠避免电池从放置腔内滑出的现象。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板开设有散热孔;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的散热孔可在充电柜对电池进行充电时提高对电池的散热性能,从而提高充电柜的可靠性,即避免热量积累使得电池温度过高,使得锂离子电池产生爆炸或实用寿命缩短的现象。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壳的上端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显示器的第一固定孔和用于安装操控板的第二固定孔;好处是,通过设置的第一固定孔可用于安装智操作面板那或微控制器,从而提高充电柜对电池充电的监控,起到预警以及合理控制的作用。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壳内部还设置有与放置腔一一对应的固定座;优点是通过设置的固定座可更好的固定与每个防止腔相对应的充电器,从而提高充电柜的可靠性。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通风口;好处是通过设置的通风口可实现多方位的对充电柜进行散热,更可靠的将充电柜内积累的热量进行向外扩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设置的多个放置腔可同时间批量对多个电池进行充电,同时倾斜设置的支撑板可使得电池更加轻易的安装如放置腔内,并与安装孔内设置的插头进行插接,从而对电池进行充电,避免在充电柜震动或晃动时,即在操作员取放电池时,避免其他电池从充电柜内滑脱,从而提高充电柜的可靠性。同时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放置槽可起到电池的导向安装座用,便于电池插入到放置腔内,调高充电柜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凌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凌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436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氮洗尾气送锅炉掺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精密固定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