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型建筑垃圾清理通道及其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38480.3 | 申请日: | 2021-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53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周玉龙;邓琮威;马会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凯新浩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F5/00 | 分类号: | B65F5/00;B65F3/00;E04F17/10;B65G11/06;B65G69/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建筑 垃圾 清理 通道 及其 处理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环保型建筑垃圾清理通道及其处理系统,涉及建筑垃圾处理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竖直设置的输送通道,输送通道内布置有溜槽,溜槽呈螺旋式布置,且输送通道上间隔贯穿设置有多个投放口。本申请通过设置呈螺旋式布置的溜槽,实现了建筑垃圾从高处到地面的便捷运输和清理,提高了建筑垃圾的清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垃圾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保型建筑垃圾清理通道及其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
高层建筑施工后会有很多的建筑垃圾遗留,通常采用的处理方法是将垃圾搬运至电梯口,再利用电梯将建筑垃圾运输至楼下进行有序的清理。但是这种处理方式效率低下,影响建筑垃圾的清理效率,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建筑垃圾的处理效率,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型建筑垃圾清理通道。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环保型建筑垃圾清理通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型建筑垃圾清理通道,包括竖直设置的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内布置有溜槽,所述溜槽呈螺旋式布置,且所述输送通道上间隔贯穿设置有多个投放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清理高层建筑垃圾时,只需将建筑垃圾投入到对应的投放口内,然后建筑垃圾沿着溜槽缓慢滑移至地面,即可完成建筑垃圾的清理运输。通过设置呈螺旋式布置的溜槽,实现了建筑垃圾从高处到地面的便捷运输和清理,提高了建筑垃圾的清理效率。
可选的,所述输送通道内设置有降尘水管和降尘喷头,所述降尘水管竖直布置于所述输送通道内部,且所述溜槽盘绕于所述降尘水管的外侧,所述降尘喷头沿所述降尘水管高度方向均匀分布,且所述降尘喷头与所述降尘水管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输送通道内出现烟尘时,降尘喷头开始工作,并喷洒出大量的水,从而降低输送通道内的烟尘浓度。通过设置降尘喷头,达到了降尘的目的,保证了周围环境的清洁。
可选的,所述溜槽内布置有一圈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外表面布置有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橡胶垫,降低了建筑垃圾与溜槽碰撞时产生的噪音,同时减弱了建筑垃圾对溜槽的冲击,保证了溜槽的正常使用寿命。又通过设置防滑纹,进一步降低了建筑垃圾在输送通道内的滑移速度,减弱了建筑垃圾对地面造成的冲击。
可选的,所述溜槽上覆盖设置有顶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顶盖,保证了建筑垃圾滑移过程中不会随意溅射,同时起到一定的吸音作用,进一步降低了建筑垃圾在输送通道内滑移时产生的噪音。
可选的,所述输送通道的外壁设置有覆盖所述投放口的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盖板,避免从上方投放口投入的建筑垃圾从下方的投放口内抛出,保证了清理人员的安全。
可选的,所述输送通道的内壁布置有多个支撑所述溜槽的支撑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架,对溜槽进行进一步的支撑,提升了溜槽的结构稳定性,同时进一步保证了溜槽与输送通道的连接稳定性。
为了实现污水的回收利用,本申请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型建筑垃圾处理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环保型建筑垃圾处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型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其包括垃圾回收车和污水回收处理装置,所述垃圾回收车布置于所述输送通道的正下方,所述污水回收处理装置与所述垃圾回收车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凯新浩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凯新浩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384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