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瓷烧制用实验窑炉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37396.X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76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黄超;冯金环;黄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召明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7/02 | 分类号: | F27B17/02;F27D19/00;F27D21/02;F27D21/04;B01D5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0 上海市金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烧制 实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陶瓷烧制用实验窑炉,包括壳体和握把,所述壳体的顶部通过开合页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安装有握把,所述顶盖的底部安装有电磁铁,所述顶盖的顶部安装有泄压阀;所述壳体的一侧外表面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壳体的正面安装有显示屏,所述顶盖的顶部安装有红外热成像探头。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显示屏和红外热成像探头温度传感器对壳体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将电信号实时传导至显示屏的内部,同一时间红外热成像探头对壳体内部的温度变化传导至显示屏的内部,显示屏将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显示出来,显示屏将壳体内部的温度变化图实时显示出来,方便使用者观察壳体内部的温度数据和温度变化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烧制实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陶瓷烧制用实验窑炉。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陶瓷的制造作为源于我国古代的器具制造技术,逐渐被世界所接受,陶瓷的烧制作为陶瓷制造中的核心技术,其主要原理便是将塑形上釉后胚体,进行高温烧制,使胚体凝结成形,继而使瓷器呈现满釉状态,增强瓷器的品质、硬度和美观而在瓷器烧制的过程中,常使用窑炉对,瓷器进行多角度加温,现代窑炉主要分为柴窑、汽窑和电窑,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电窑因其具有的无烟性、便捷性和可操作性,逐渐成为了现代瓷器烧制中主要使用的窑炉形式。
现有技术中陶瓷烧制用实验窑炉存在的缺陷是:
1.对比文件CN208936761U,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型黑砂陶瓷窑炉,“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型黑砂陶瓷窑炉,包括黑砂窑炉、一号烟气管道、除尘塔、二号烟气管道、废气处理塔、余热窑、控制器、余热通道、保温储水箱、冷凝器、一氧化碳燃烧器、空气阀、温度传感器、氧气探测器和空气探测器;余热通道设置于隔墙的下部,余热通道与余热窑连通;隔墙内盘设有耐热水管,耐热水管通过送热水管与保温储水箱相连;冷凝器设于靠近黑砂窑炉的一号烟气管道上,一氧化碳燃烧器设在靠近除尘塔的一号烟气管道上;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温度传感器、氧气探测器和空气探测器相连,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空气阀相连。本黑砂陶瓷窑炉减少窑炉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使得尾气排放达到环保的要求;对烟气余热进行充分的利用,节能”,该装置因其缺少温度显示部件,导致在瓷器烧结过程中,无法对瓷器窑炉内部的温度变化进行直观观察,造成使用者无法对窑炉内部的温度进行直观记录,进而影响装置适用范围。
2.现有的陶瓷烧制用实验窑炉,因其缺少除湿部件,导致在窑炉加热前,无法对窑炉内部的湿气进行处理,致使窑炉升温过程中,常因窑炉内部湿度过大,使得窑炉达不到预定温度,进而影响装置适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烧制用实验窑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陶瓷烧制用实验窑炉,包括壳体和握把,所述壳体的顶部通过开合页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安装有握把,所述顶盖的底部安装有电磁铁,所述顶盖的顶部安装有泄压阀,且泄压阀位于握把的一侧;
所述壳体的一侧外表面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的探头延伸至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的正面安装有显示屏,且显示屏与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顶盖的顶部安装有红外热成像探头,红外热成像探头位于握把的后方,红外热成像探头的底端延伸至顶盖的下方,且红外热成像探头与显示屏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外表面安装有湿度控制器,且湿度控制器的探头延伸至壳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背面安装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背面通过铆钉安装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的背面安装有排气泵,且排气泵的输入端通过连接管延伸至遮挡板的正面。
优选的,所述排气泵的输入端通过连接管安装有吸附滤芯,所述吸附滤芯的顶端通过连接管安装有脱水滤芯,所述脱水滤芯的顶端通过连接管安装有初滤滤芯,且初滤滤芯的顶端通过连接管延伸至壳体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召明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召明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373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