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热空气自循环散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37135.8 | 申请日: | 2021-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88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强;黄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普威迅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7 | 代理人: | 黄立强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热 空气 循环 散热器 | ||
一种冷热空气自循环散热器,包括导热材质的散热器主体,散热器主体的两端设有端子外壳,散热器主体于两端的端子外壳之间设有顶部开口的散热主槽,端子外壳上设有与散热主槽相通的进气孔,散热器主体的顶部开口处罩盖有可透气的顶板,散热主槽内间隔设有多片散热鳍片,散热器主体的底面用于与待散热的发热模块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无外接动力的情况下,使冷热空气自循环交替循环,从而源源不断地将散热器主体上的热量导出,即热传递效率非常高;且本实用新型的散热主槽作为冷热空气自循环腔体,其内的多片散热鳍片增加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性能;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散热效果显著,因此适合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热空气自循环散热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散热器,大多采用增加外壁散热面积(如增加翼(肋)片)、提高散热器周围空气的流动速度,或者强化散热器外表面辐射强度(如外表面饰以辐射系数高的涂料)等措施改善散热器的热工性能。然而,通常其内部设计为中空结构,但是顶部却是封死的,这样使得内部热气无法溢出,从而对散热效率大打折扣,即使有不封顶的散热结构,但是也没设计成为热力学的空气自循环系统结构。
因此,有必要对传统散热器进行改进,以提高其散热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热空气自循环散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欠佳,却不具备循环功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热空气自循环散热器,其包括导热材质的散热器主体,所述散热器主体的两端设有端子外壳,所述散热器主体于两端的所述端子外壳之间设有顶部开口的散热主槽,所述端子外壳上设有与所述散热主槽相通的进气孔,所述散热器主体的顶部开口处罩盖有可透气的顶板,所述散热主槽内间隔设有多片散热鳍片,所述散热器主体的底面用于与待散热的发热模块紧密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器主体的底面连接有用于固定所述发热模块的灯板卡扣,所述灯板卡扣的两侧与所述散热器主体连接,所述灯板卡扣的中部拱起并顶住所述发热模块,以将所述发热模块固定在所述散热器主体的底面上并贴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器主体的底面两侧设有滑槽结构的底部卡槽,所述灯板卡扣的两侧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与所述卡槽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器主体的左右外壁还分别设有可透气的侧板,所述侧板和所述顶板均由位于外侧的护面网和位于内侧的防尘网叠合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护面网的透气结构为正六边形的蜂窝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器主体的左右外壁及顶部开口处均设有滑槽,所述侧板和所述顶板均通过插入对应的滑槽实现固定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板与所述散热器主体的外壁之间预留有空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发热模块与所述散热器主体的底面之间涂设有散热硅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端子外壳上设有外接挂载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发热模块为灯板、设有可发热元器件的电路板或可发热的元器件。
本实用新型的冷热空气自循环散热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冷热空气自循环散热器可实现无外接动力的情况下,使冷热空气自循环交替循环,从而源源不断地将散热器主体上的热量导出,即热传递效率非常高;
2)本实用新型的散热主槽作为冷热空气自循环腔体,其内的多片散热鳍片增加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普威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普威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371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