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脑肿瘤切除的可冲洗吸引剥离刀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32069.5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84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步星耀;张文令;闫兆月;高玉帅;李军涛;吴双;许森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A61B17/3201;A61M3/02;A61M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一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2 | 代理人: | 刘彩霞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肿瘤 切除 冲洗 吸引 剥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脑肿瘤切除的可冲洗吸引剥离刀,剥离刀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的后端侧壁上开设有槽口,内管侧壁上固定有第一握持臂,外管的后端侧壁连接有第二握持臂,第一握持臂和第二握持臂的尾端连接有弹性连接片;内管的前端连接两个剪臂,剪臂包括端刃部、侧剪部和配合部,第一剪臂与内管转动装配,第一剪臂的配合部与外管的前端周向止转装配;第一剪臂和第二剪臂均延伸设置于内管轴线的径向一侧;剪臂的端刃部具有剥离位;外管的后端内部设有锁止机构;内管中设有出水通道和吸引通道,第二剪臂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第一剪臂的侧壁上开设有吸引口,内管的后侧设有进水接口和负压接口,实现了剪切、剥离的一体化设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脑部肿瘤手术器具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脑肿瘤切除的可冲洗吸引剥离刀。
背景技术
切除脑部肿瘤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是由多人、多个器械配合下使肿瘤和正常脑组织游离剥除的复杂过程。切除时需要器具撑开肿瘤和正常组织,从撑开的间隙用手术刀切除或剥离器游离,当切除面有脑脊液或血液阻挡视野时需要使用吸引器进行吸引来清除血液,保持清晰术野。为避免正常脑组织水份流失、干燥,要不停地进行冲水进行保湿。在肿瘤切除术时需要多人配合,需要多人分别拿取吸引器、冲水装置、肿瘤剥离刀、肿瘤剥离器、撑开器或者取瘤镊提取肿瘤,暴露肿瘤使其和正常组织保持间隙。此操作时由于脑部解剖复杂和功能损伤的风险因素理论切口都比较狭小,同时进去多个器械阻挡视线,不便于肿瘤切除,实际切口要比理论切口大,使病人切口大。临床多为两人四手操作,不仅浪费人力而且需要和助手长时间的磨合才能同步协调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脑肿瘤切除的可冲洗吸引剥离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脑肿瘤切除需要使用多个器械组合同时或交替进行操作,切口大、感染机会增大及手术时间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用于脑肿瘤切除的可冲洗吸引剥离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用于脑肿瘤切除的可冲洗吸引剥离刀,包括相互导向插接并转动装配的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的后端侧壁上开设有槽口,所述内管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穿过所述槽口向外延伸的第一握持臂,所述外管的后端侧壁连接有第二握持臂,第一握持臂和第二握持臂的尾端连接有使第一握持臂和第二握持臂相背张开的弹性连接片;所述内管的前端连接两个剪臂,所述剪臂包括前端的端刃部、中间的侧剪部和后侧的配合部,两个剪臂分别为套设在内管的前端外侧的第一剪臂、以及延伸设置于内管的前端的第二剪臂,所述第一剪臂与所述内管转动装配,第一剪臂的配合部与外管的前端周向止转装配以使第一握持臂和第二握持臂相对靠近时使连个剪臂相对合口;第一剪臂和第二剪臂均延伸设置于内管轴线的径向一侧,以在第二剪臂绕内管轴线转动时使两个剪臂的侧剪部在内管的径向同侧合口以剪切脑肿瘤;两个剪臂在相对合口的过程中,第一剪臂的端刃部与第二剪臂的端刃部具有可相对顺次拼合而形成用于划割脑肿瘤的剥离刃的剥离位;所述外管的后端内部设有与所述内管锁止配合以防止内管向前与外管脱出的锁止机构;所述内管中设有出水通道和吸引通道,第二剪臂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出水通道连通的出水口,第一剪臂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吸引通道连通的吸引口,内管的后侧设有进水接口和负压接口,所述外管上对应进水接口和负压接口的位置处开设有避让槽。
进一步的,进水通道包括设置在内管的前端侧壁上的连接长孔,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剪臂上的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连接长孔连通,所述第一剪臂的配合部与内管之间设有封堵于连接长孔的前后两侧的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接口和负压接口上均连接有径向延伸的连接螺套,所述内管转动时,所述连接螺套在避让槽内周向浮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未经河南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320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