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厌氧氨氧化脱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31443.X | 申请日: | 2021-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75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馨悦;骆坚平;侯蒙蒙;裴仁平;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泷涛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刘子钰 |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厌氧氨 氧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厌氧氨氧化脱氨装置,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初滤池、厌氧氨氧化器、反渗透装置和集水池;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和反冲洗口分别通过第一回流管道和第二回流管道与厌氧氨氧化器和集水池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污水厌氧氨氧化脱氨装置,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自动化运行程度高,运行维护简单,可以避免污水中的有机碳源和NO2‑‑N对厌氧氨氧化细菌活性产生抑制,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并且能进一步提高总氮去除率,无需投加碳源,加快反应器的启动,具有运行能耗低、处理效率高、二次污染小和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同时提高设备的持续运行能力及处理效果,并节约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厌氧氨氧化脱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家和地方的污水排放标准不断提高,对氮排放量的要求日益严格,对污水脱氮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传统的生物脱氮技术包括两个阶段——硝化和反硝化,硝化作用是通过硝化菌将氨氮氧化成硝酸盐氮,反硝化作用是通过反硝化菌将硝酸盐氮还原成氮气,从而达到脱氮目的。在此过程中,对碳源的需求量较高,而针对我国生活污水碳源缺乏的问题,往往需要额外投加碳源,增加了污水处理成本。厌氧氨氧化工艺作为新型脱氮工艺有着其特有的优势,其通过厌氧氨氧化菌在缺-氧条件下利用CO2为碳源,以铵盐(NH4-N)为电子供体,亚硝酸盐 (NO2 -N)为电子受体,生成氮气,从而达到脱氮目的。该技术的实施需要以污水中的亚硝酸盐为前提条件,通过控制氨氮与亚硝酸盐氮的含量,从而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亚硝化技术与硝化技术相比具有能耗低、运行成本小的优点。污泥消化液温度高,氨氮与碱度的比例合适,通过控制运行条件比较容易实现稳定的亚硝化过程,为厌氧氨氧化工艺提供合适的进水。因此,亚硝化和厌氧氨氧化技术是目前污泥消化液旁侧处理所用到的主要技术手段。厌氧氨氧化细菌易受环境影响及污泥倍增时间长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项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处理实际废水时,水质复杂和水量波动都会影响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速度和细菌活性。因此,目前亚硝化和厌氧氨氧化技术面临应用挑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厌氧氨氧化脱氨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污水厌氧氨氧化脱氨装置,关键在于: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初滤池、厌氧氨氧化器、反渗透装置和集水池;所述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和反冲洗口分别通过第一回流管道和第二回流管道与所述厌氧氨氧化器和所述集水池连通;
所述厌氧氨氧化器包括第一池体,所述第一池体中竖向设有多根支架,多根所述支架呈阵列分布在所述池体中,所述支架从上至下均匀设有多个生物填料骨架,所述第一池体中从上至下设有多个环形曝气管,多个环形曝气管管道连接同一个曝气风机,所述池体顶部设有加料装置,所述池体底部设有pH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所述池体的内池壁设有加热器。该方案的效果是可以避免污水中的有机碳源和NO2--N对厌氧氨氧化细菌活性产生抑制,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并且能进一步提高总氮去除率。
优选的,多个所述环形曝气管同轴心线设置,所述环形曝气管周长从上至下逐步增大。
优选的,所述生物填料骨架为镂空结构的盘状骨架以及设置在盘状骨架上的网状盘面,所述网状盘面上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外层为好氧亚硝化化菌,内层为厌氧氨氧化菌。该方案的效果是生物填料能够提高氧气利用率,同时能够很好的富集生长缓慢的厌氧氨氧化细菌,加快反应器的启动。
优选的,所述初滤池包括第二池体,所述第二池体中从上至下设有粗砂层、细砂层、活性炭层。该方案的效果是去除水中COD,极大地避免了有机碳源对厌氧氨氧化进程的不利影响,提高厌氧氨氧化的处理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泷涛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泷涛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314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B板加工用具有翻转结构的表面喷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集成式货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