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安全帽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28251.3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01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何涛;宋海勇;张自伟;王炜;宋承明;张进;李扬;陈思汉;谢宜宏;刘同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A42B3/04 | 分类号: | A42B3/04;A42B3/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王安 |
地址: | 22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安全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安全帽,包括安全帽本体,所述安全帽本体的侧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安全帽本体上设置帽沿且帽沿内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上端面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前侧壁中间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照明灯和激光灯,所述安装块内安装有用于供电的蓄电池且蓄电池的一侧设有主板。本实用新型通过高度检测芯片、电压感应芯片、撞击感应器和脱帽报警模块,能够对使用人员所处的高度、靠近的电压、受到的撞击以及长时间脱帽的信息进行报警,提醒使用人员所处的环境存在安全隐患,能够对使用人员进行良好的保护,提高防护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安全帽。
背景技术
安全帽是防止冲击物伤害头部的防护用品。由帽壳、帽衬、下颊带和后箍组成。当作业人员头部受到坠落物的冲击时,利用安全帽帽壳、帽衬在瞬间先将冲击力分解到头盖骨的整个面积上,然后利用安全帽各部位缓冲结构的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允许的结构破坏将大部分冲击力吸收,使最后作用到人员头部的冲击力降低到4900N以下,从而起到保护作业人员的头部的作用。
目前,现有技术当中的安全帽的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和防护效果不佳,不便对使用人员进行良好的保护和提醒,同时现有技术当中的安全帽的智能化程度不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安全帽。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安全帽,包括安全帽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帽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控制面板,所述安全帽本体上设有帽沿且帽沿内设置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上端面设置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上设置摄像头,摄像头的两侧分别设置照明灯和激光灯;
所述安装块内部设置用于供电的蓄电池,蓄电池的一侧设置主板,所述安装块内部设置高度检测芯片、电压感应芯片、撞击感应器、脱帽报警模块、GPS定位器、温度传感器、插拔式卡座、报警器和话筒。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用于进行开机、对讲、拍照、求救和启动照明的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板和安装块上设置一组用于传声的传声孔。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块的底部设置用于充电及数据传输的插口,所述插口采用Micro USB5pin。
进一步的,所述安全帽本体、帽沿和承载板均采用ABS材质。
进一步的,安全帽本体的尺寸为294mm*228.5mm*153.5mm。
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为可拆卸聚合物电池且蓄电池带有电量显示和充电提示。
进一步的,所述高度检测芯片采用GY-63芯片,撞击感应器采用SW-18010P芯片,GPS定位器采用STM32,温度传感器采用DS18B20芯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高度检测芯片、电压感应芯片、撞击感应器和脱帽报警模块,能够对使用人员所处的高度、靠近的电压、受到的撞击以及长时间脱帽的信息进行报警,提醒使用人员所处的环境存在安全隐患,能够对使用人员进行良好的保护,提高防护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摄像头方便进行照相,通过照明灯方便在光照强度不佳的情况下进行使用,通过报警器和GPS模块,能够在遇到危险时进行报警,方便搜救人员对遇险人员进行救援,提高安全性,且智能化程度更高。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282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脑横机及其防绕线自检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快速固化的打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