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模具成形兼反向冲孔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27736.0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66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云雨 |
主分类号: | B21D28/34 | 分类号: | B21D28/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未可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0 | 代理人: | 刘宏博 |
地址: | 7103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模具 成形 反向 冲孔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模具成形兼反向冲孔机构,包括冲孔装置,所述冲孔装置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模具装置,所述冲孔装置包括装置板,所述装置板外表面上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外表面上侧设置有模具槽,所述装置板外表面上侧设置有挡板,所述装置板外表面上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外表面上侧设置有液压机,所述液压机外表面下侧设置有冲孔杆。该新型模具成形兼反向冲孔机构,通过设置在模具装置内的模具板,当使得模具板与模具槽搭接时,使得模具生产,然后使得模具板与模具槽脱机,然后再通过移动模具槽至冲孔杆外表面下侧,然后再启动液压机,使得冲孔杆与模具槽内模具搭接,从而实现打孔,从而节省了时间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模具成形兼反向冲孔机构。
背景技术
冲孔机为薄片加工,冲压,模压,压纹等强迫金属进入模具的活动部分。
目前大多数机械生产厂家,在生产机械模具时,会涉及到对于所生产的机械原件进行打孔,但是一般这样的操作工序都是两个工序,通常都是在模具生产后,然后再放置在冲孔装置内的进行加工,这样会使得厂家的生产时间成本有所增加,所以现在市面上急需一种新型模具成形兼反向冲孔机构,来解决上面提到的传统的操作工序会增加生产时间成本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模具成形兼反向冲孔机构,具备减少时间成本等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传统的生产装置会使得生产时间成本增加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减少生产时间成本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模具成形兼反向冲孔机构,包括冲孔装置,所述冲孔装置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模具装置;
所述冲孔装置包括装置板,所述装置板外表面上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外表面上侧设置有模具槽,所述装置板外表面上侧设置有挡板,所述装置板外表面上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外表面上侧设置有液压机,所述液压机外表面下侧设置有冲孔杆;
所述模具装置包括装置杆,所述装置杆上端固定连接有装置箱体,所述装置箱体内壁一侧设置有上下滑槽,所述上下滑槽内壁一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固定连接有模具板,所述支撑杆外表面下侧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外表面上侧设置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外表面一侧设置有固定插杆。
优选的,所述滑槽外表面下侧与装置板外表面上侧搭接,并贯穿装置板外表面上侧,至装置板内。
优选的,所述液压机外表面下侧设置有液压杆,且所述液压杆下端与支架外表面上侧搭接,并贯穿支架外表面上侧,至支架外表面另一侧,并延伸至冲孔杆外表面上侧。
滑槽外表面下侧与装置板外表面上侧搭接,并贯穿装置板外表面上侧,至装置板内,且滑槽内壁搭接有滑板,且滑板外表面下侧与滑槽内底壁上侧搭接,滑板外表面远离滑槽内底壁一侧与模具槽外表面下侧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滑动滑板时,使得滑板可以带动模具槽运动。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一端与连接杆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装置箱体外表面一侧搭接,并贯穿装置箱体外表面一侧,至装置箱体内壁一侧,并延伸至上下滑槽内壁一侧。
优选的,所述辅助杆下端与支撑杆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装置箱体内壁一侧搭接,并贯穿装置箱体内壁一侧,至装置箱体外表面上侧,并向上延伸。
优选的,所述装置箱体外表面一侧设置有上下槽孔,所示上下槽孔外表面一侧与装置箱体外表面一侧搭接,并贯穿装置箱体外表面一侧,至装置箱体内壁一侧,且上下槽孔内壁与支撑杆外表面搭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云雨,未经张云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277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