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硅碳球团加工用压实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26728.4 | 申请日: | 2021-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73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进开;桂飞;艾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新实诚诺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0B11/24 | 分类号: | B30B11/24;B30B15/02;B30B15/3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国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04 | 代理人: | 戈余丽 |
| 地址: | 430081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硅碳球团加 工用 实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硅碳球团加工用压实装置,涉及到球体成型技术领域,包括铝硅碳输送筒、第一电机、第一半球模具和第二半球模具,所述铝硅碳输送筒一端上侧设置有进料口,铝硅碳输送筒另一端的锥形出口处设置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便于操作,通过表面带有螺旋凸块的转轴旋转对固体铝硅碳进行输送,将铝硅碳以一定压力挤入第一半球模具和第二半球模具形成的球形腔体内,使形成的铝硅碳球团足够结实,不易松散,以方便运输和使用;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半球模具转动,使铝硅碳球团与第一半球模具和第二半球模具的内壁分离,在第二半球模具与第一半球模具分开时,成型的铝硅碳球团能够直接落下且不会因与第二半球模具的内壁粘连而发生破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体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铝硅碳球团加工用压实装置。
背景技术
铝硅碳(Al4SiC4)热导率大(80W·m-1·K-1),高温弯曲强度比室温弯曲强度大50%(室温和1300℃时的弯曲强度分别为297.1MPa和449.7MPa),高温氧化后在表面生成致密抗高温保护膜(刚玉和莫来石)阻止铝硅碳内部进一步的氧化,在氧化气氛中于1800℃仍可以稳定的使用,从而适合于作为高温陶瓷材料。
现有技术在加工制造铝硅碳球团时,由于挤压力度不足,使得制成的铝硅碳球团不够结实,在运输和使用时容易松散,影响其作用的发挥。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铝硅碳球团加工用压实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铝硅碳球团加工用压实装置,包括铝硅碳输送筒、第一电机、第一半球模具和第二半球模具,所述铝硅碳输送筒一端上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铝硅碳输送筒另一端的锥形出口处设置有出料口,所述铝硅碳输送筒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表面设置有螺旋凸块,所述转轴一端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贯穿所述铝硅碳输送筒的侧壁且与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半球模具表面开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与所述出料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半球模具与所述第一半球模具等大且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半球模具外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侧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活动端与所述连接块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半球模具外部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块设置在所述连接环内侧,所述连接环一侧设置有导向伸缩杆,所述导向伸缩杆末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导向伸缩杆均匀分布在所述连接环和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固定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
进一步,所述连接轴贯穿所述铝硅碳输送筒侧壁处设置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与所述连接轴配合处设置有轴承。
进一步,所述铝硅碳输送筒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表面设置有支架、球团下料箱、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所述铝硅碳输送筒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球团下料箱设置在所述第一半球模具下方,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新实诚诺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新实诚诺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267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杯体的自脱模封胀水胀模
- 下一篇:一种有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的复合成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