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更换的真空碳管炉用单棒式发热体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25876.4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42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头三钐稀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7/02 | 分类号: | F27B17/02;F27D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贾彦虹 |
地址: | 01400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更换 真空 碳管炉用单棒式 发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的真空碳管炉用单棒式发热体,包括四组上安装环,上安装环的顶端均贯穿设置有四组发热棒,发热棒的底端设置有下安装环及电极安装环,下安装环与电极安装环之间通过绝缘连接板连接;上安装环上的绝缘连接板与下安装环上的绝缘连接板为错位设置,且两组电极安装环的中部均竖直贯穿设置有电极棒,电极棒与电极安装环之间通过第一锁紧螺帽固定连接。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发热体是由16根圆柱发热棒组成,其中每一根发热棒都可以单独进行拆卸及安装,这样方便对损坏的发热棒进行更换,从而解决了现有任何一个U型部位破损都需要更换整个发热体的缺陷,进而节约更换时间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管炉发热装置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便于更换的真空碳管炉用单棒式发热体。
背景技术
真空碳管炉是用碳管作发热元件的立式实验用真空电阻炉,炉体与控制柜一体化结构,炉底装料丝杆升降,供金属化合物、陶瓷、无机化合物、纳米材料等在真空或保护气氛中烧结制品。传统真空碳管炉主要包括炉体、炉盖、隔热屏、发热体及真空系统、电气系统、水冷系统组成。
其中,发热体的作用是给中间的坩埚加热,使坩埚中的材料溶解反应。现有发热体是由多个上下U型的石墨材料组成,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U型部位破损,都需要更换整个发热体,这样既浪费钱又浪费时间影响生产。专利号CN205403486U公开了一种石墨加热的碳管炉,其将发热体采用星型连接,从而解决了石墨电极容易短路、发热功率小的问题,但是其仍然存在发热体为整体结构,任意部位损坏都需要更换整个发热体,从而增加成本。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便于更换的真空碳管炉用单棒式发热体,具备便于更换且更换成本低的优点,进而解决现有发热体为整体结构,任意部位损坏都需要更换整个发热体,从而增加成本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便于更换且更换成本低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更换的真空碳管炉用单棒式发热体,包括四组上安装环,四组上安装环之间通过均绝缘连接板依次连接并构成环形;上安装环的顶端均贯穿设置有四组发热棒,发热棒的底端设置有下安装环及电极安装环,下安装环与电极安装环间隔设置,且下安装环与电极安装环之间通过绝缘连接板连接;上安装环上的绝缘连接板与下安装环上的绝缘连接板为错位设置,且两组电极安装环的中部均竖直贯穿设置有电极棒,电极棒与电极安装环之间通过第一锁紧螺帽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发热棒的安装及旋紧,发热棒的顶部及底部外侧均开设有外螺纹,且发热棒的顶部为扁平结构。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绝缘连接板的安装与拆卸,绝缘连接板与上安装环、下安装环及电极安装环之间均通过连接螺丝固定连接,且上安装环、下安装环及电极安装环的两侧均开设有与连接螺丝相配合的螺丝安装孔。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发热棒之间的相互串联,从而提高发热棒的发热强度,两组相邻的上安装环之间及下安装环与电极安装环之间均设置有间隙槽。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对发热棒及电极棒进行安装,上安装环的底端开设有与发热棒相配合的通孔,下安装环及电极安装环的顶端均开设有与发热棒相配合的内螺纹孔,且电极安装环的中部贯穿开设有与电极棒相配合的电极安装孔。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对上安装环与发热棒之间的安装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保证上安装环的水平,发热棒与上安装环之间通过分别设置于上安装环上方与下方的第二锁紧螺帽及第三锁紧螺帽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便于更换的真空碳管炉用单棒式发热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头三钐稀土有限公司,未经包头三钐稀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258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