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端处理烟气的垃圾焚烧锅炉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25495.6 | 申请日: | 2021-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70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佘宏飞;桂百芳;余期升;陈玉村;李靖涛;边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联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G5/46 | 分类号: | F23G5/46;F23G5/44;F23J15/02;F22B1/18;F22D1/00;F22G7/00 |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马莉 |
| 地址: | 3317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端 处理 烟气 垃圾 焚烧 锅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端处理烟气的垃圾焚烧锅炉,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内设置有焚烧炉排、重力分离器、水冷炉膛和换热机构,所述焚烧炉排通过燃尽段烟道与所述重力分离器连接,所述焚烧炉排上设置有给料斗和冷渣斗,所述重力分离器出口端设置有净化后烟道,所述净化后烟道与水冷炉膛连接,所述水冷炉膛与所述换热机构连接,所述换热机构与所述烟气出口窗连接,本实用新型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降低NOx需要牺牲负荷波动大、大型锅炉降低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能广泛适用于需要降低烟气中NOx含量和飞灰颗粒较多的垃圾焚烧锅炉,同时燃煤锅炉、生物质锅炉也可参考运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锅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端处理烟气的垃圾焚烧锅炉。
背景技术
常规垃圾焚烧发电锅炉烟气自从燃烧产生高温烟气以后就直接一次进入炉膛、蒸发器、过热器、省煤器等受热面进行换热做功,由于焚烧垃圾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NOx和飞灰,烟气不经过处理必将污染受热面和影响环境,为了达到环保要求必须采取措施,于是就有了在余热锅炉高温区炉膛内部采用选择性还原法或非选择性还原法,降低烟气NOx的生成方法。该方法由于受炉膛容积影响,对于大型锅炉,由于炉膛截面大很难实现烟气和还原剂理想混合反应状态,在烟气流速较高的状态下,没有来得及降低NOx烟气就已经往后继续换热了,效果不理想。而且炉膛内的烟气也会因为液氨的喷入而瞬间波动,烟气波动大必将使炉膛膜式壁局部产生疲劳应力,长此以往将影响膜式壁的使用寿命。而夹带着飞灰颗粒的烟气在流经受热面时很容易污染受热面,轻者造成换热差,影响热交换,严重的导致受热面集灰影响烟气的流通换热,使受热面局部堵灰,局部堵灰使换热面受热不均从而引起受压件产生应力直至爆管,影响锅炉的稳定运行。为了减少受热面的集灰不得不在受热面附近安装吹灰器,而吹灰器的投入会瞬间加速烟气飞灰颗粒与受热面的碰撞,也会再次吹起烟气中的沉降的飞灰颗粒量,扰乱烟气流向,与烟气接触的受热面的磨损也因此加剧,同样存在无法长期稳定运行的窘况。
吹灰器的投入和使用成本高,而受热面的寿命也因投入吹灰器降低,受热面下部也需要布置集灰斗来输掉沉降的灰,受热面布置越多,集灰斗也需要布置更多,随着锅炉的大型化,集灰斗所占用的空间也大,由于集灰斗布置多,要将灰集结到一块又不得不投入集灰系统,集灰系统占地面积大、系统复杂,对施工和运行、维护人员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投资安装成本也高、工期长,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要输走灰还得加装输灰机,因此设备投资费用很高;运行时一旦哪个环节出现故障,锅炉就无法稳定运行,维护费用也高,不经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前端处理烟气的垃圾焚烧锅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前端处理烟气的垃圾焚烧锅炉,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内设置有焚烧炉排、重力分离器、水冷炉膛、烟气出口窗和换热机构,所述焚烧炉排通过燃尽段烟道与所述重力分离器连接,所述焚烧炉排上设置有给料斗和冷渣斗,所述重力分离器出口端设置有净化后烟道,所述净化后烟道与水冷炉膛连接,所述水冷炉膛与所述换热机构连接,所述换热机构与所述烟气出口窗连接。
优选的,所述焚烧炉排包括推料炉排和炉排壳体护板。
优选的,所述换热机构包括蒸发器、过热器和省煤器,所述蒸发器与所述过热器连接,所述过热器与所述省煤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燃尽段烟道包括管路波纹管、管道、管道支吊架和引风机。
优选的,所述净化后烟道包括供给管道、阀门以及管道支吊架。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重力分离器能够有效地降低了高温烟气中的NOx,系统简单,实施简便。
2.本实用新型采用烟气产生后先净化再传热做功,没有夹带飞灰颗粒的洁净烟气在流经换热机构时换热效果好,热效率高;并且换热过程无飞灰碰撞,延长了换热机构的使用寿命,方便了锅炉长期稳定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联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联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254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物秸秆与复合菌混合分解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市政工程用电缆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