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结构制作用焊接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23221.3 | 申请日: | 2021-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68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功;穆云中;李天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城钢结构(厦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37/00;B01D46/10;B23K103/0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陈蓓蓓 |
| 地址: | 361027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结构 制作 焊接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制作用焊接工装,涉及焊接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焊接工装对于钢结构兼容性较差的问题。所述装置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外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挤压块,所述第二挤压块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第一挤压块,所述底板的内部设置有限位轨,所述限位轨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挤压块与第二挤压块之间设置有焊接空腔,所述支撑架的外部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外部设置有螺纹固定环,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有防触碰网,所述防触碰网的一端设置有扇叶,所述扇叶的一端设置有传动外壳,所述传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空气流动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结构制作用焊接工装。
背景技术
19世纪末之前唯一的焊接工艺是铁匠沿用了数百年的金属锻焊,最早的现代焊接技术出现在19世纪末,先是弧焊和氧燃气焊,稍后出现了电阻焊,20世纪早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军用设备的需求量很大,与之相应的廉价可靠的金属连接工艺受到重视,进而促进了焊接技术的发展,焊接也称作熔接,是一种以加热、高温或者高压的方式接合金属或其他热塑性材料如塑料的制造工艺及技术,焊接常常用于,在焊接时需要使用到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统称为焊接工装是一套柔性的焊接固定、压紧、定位的夹具,主要用于焊接各种可焊接材料的焊接,大、中、小型材料的焊接。
但是,现有的焊接工装在使用时只能固定固定型号的钢结构,并只能对固定的位置进行焊接,装置的兼容性较差,不能适应多种焊接,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钢结构制作用焊接工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制作用焊接工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焊接工装对于钢结构兼容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制作用焊接工装,包括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外部设置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与底板螺纹配合,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挤压块,且第二挤压块与螺纹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挤压块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第一挤压块,且第一挤压块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动把手。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内部设置有限位轨,且限位轨与第二挤压块滑动连接,所述限位轨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挤压块与第二挤压块之间设置有焊接空腔,所述支撑架的外部设置有传动杆,且传动杆的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与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外部设置有螺纹固定环,且螺纹固定环与传动杆螺纹配合,所述螺纹固定环的一端设置有接触片,且接触片与传动杆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转动把手,且第一转动把手与传动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有防触碰网,所述防触碰网的一端设置有扇叶。
优选的,所述扇叶的一端设置有传动外壳,所述传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空气流动腔。
优选的,所述空气流动腔内部的下端设置有异物过滤网,且异物过滤网与传动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异物过滤网下端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架,底板与支撑架之间通过传动杆转动连接,不同型号的钢结构所需焊接位置不同,通过底板的转动配合焊接空腔使得所需焊接的位置均可露出,使得焊接兼容性得到提高,通过第一转动把手的转动带动底板进行转动,底板的转动可带动固定的钢结构转动,根据所需旋转固定的钢结构,使得装置的兼容性得到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城钢结构(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大城钢结构(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232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