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擦轮驱动的空间移动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22829.4 | 申请日: | 2021-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54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宛敏红;周维佳;张赵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4G1/66 | 分类号: | B64G1/66;B64G4/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何丽英 |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 驱动 空间 移动 平台 | ||
1.一种摩擦轮驱动的空间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弧轨道及设置于所述圆弧轨道上的移动平台(100);
所述移动平台(100)包括基座(1)及平行设置于基座(1)上的上驱动组件(2)和下驱动组件(3),所述上驱动组件(2)和所述下驱动组件(3)分别压紧在所述圆弧轨道的上、下侧,所述上驱动组件(2)和所述下驱动组件(3)通过反向运动产生的反作用摩擦力推动所述移动平台(100)向前或向后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轮驱动的空间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轨道包括平行设置的右圆弧轨道(200)和左圆弧轨道(300),所述上驱动组件(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右圆弧轨道(200)和所述左圆弧轨道(300)的上侧抵接;
所述下驱动组件(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右圆弧轨道(200)和所述左圆弧轨道(300)的下侧抵接;
所述上驱动组件(2)和所述下驱动组件(3)通过连接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轮驱动的空间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杆(15)、上弹簧(16)、下弹簧(17)及螺母(18),其中螺杆(15)贯穿所述上驱动组件(2)和所述下驱动组件(3),且端部通过螺母(18)锁紧;
所述上弹簧(16)和下弹簧(17)均套设于所述螺杆(15)上,所述上弹簧(16)容置于所述上驱动组件(2)上设有凹槽内,且通过螺杆(15)的头部轴向限位;所述下弹簧(17)容置于所述下驱动组件(3)上设有的凹槽内,且通过所述螺母(18)轴向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轮驱动的空间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驱动组件(2)和所述下驱动组件(3)之间设有左横梁(10)和右横梁(11),所述连接组件贯穿所述左横梁(10)和右横梁(11),所述左横梁(10)和右横梁(11)的两端与所述基座(1)连接;
所述基座(1)的前端设有前向接近开关(12)和控制器(14),后端设有后向接近开关(1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轮驱动的空间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驱动组件(2)包括电机Ⅰ(201)、主动齿轮Ⅰ(202)、从动齿轮Ⅰ(203)、上转轴(204)、左上摩擦轮(205)、右上摩擦轮(206)、左上支架(207)及右上支架(208),其中上转轴(204)的两端可转动地与左上支架(207)和右上支架(208)连接,所述电机Ⅰ(201)设置于所述右上支架(208)上,且输出端与主动齿轮Ⅰ(202)连接,从动齿轮Ⅰ(203)设置于上转轴(204)上,且与主动齿轮Ⅰ(202)啮合;
所述左上摩擦轮(205)和右上摩擦轮(206)分别设置于所述上转轴(204)的两端;所述左上摩擦轮(205)与所述左圆弧轨道(300)的上侧抵接,所述右上摩擦轮(206)与所述右圆弧轨道(200)的上侧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擦轮驱动的空间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驱动组件(3)包括电机Ⅱ(301)、主动齿轮Ⅱ(302)、从动齿轮Ⅱ(303)、下转轴(304)、左下摩擦轮(305)、右下摩擦轮(306)、左下支架(307)及右下支架(308),其中下转轴(304)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与左下支架(307)和右下支架(308)连接,电机Ⅱ(301)设置于右下支架(308)上,且输出端与主动齿轮Ⅱ(302)连接,从动齿轮Ⅱ(303)设置于下转轴(304)上,且与主动齿轮Ⅱ(302)啮合;
所述左下摩擦轮(305)和右下摩擦轮(306)分别设置于所述下转轴(304)的两端,所述左下摩擦轮(305)与所述左圆弧轨道(300)的下侧抵接,所述右下摩擦轮(306)与所述右圆弧轨道(200)的下侧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擦轮驱动的空间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支架(307)与所述左上支架(207)相对应,且通过两组所述连接组件连接;
所述右下支架(308)与所述右上支架(208)相对应,且通过另外两组所述连接组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2282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隔墙翻转机的登高平台
- 下一篇:一种以太网转串口模组、系统及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