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阀动铁芯冷镦模具套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19924.9 | 申请日: | 2021-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97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钟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市金则利特种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K1/20;B21J9/06 |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1 | 代理人: | 张卫衡;刘政旺 |
| 地址: | 421007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阀 动铁芯冷镦 模具 套件 | ||
电磁阀动铁芯冷镦模具套件,包括第一工序模具、第二工序模具、第三工序模具、第四工序模具和第五工序模具。第一工序模具包括模具A、前冲棒A及后冲棒A。第二工序模具包括模具B、前冲棒B及后冲棒B。第三工序模具包括模具C、前冲棒C及后冲棒C。第四工序模具包括模具D、前冲棒D和后冲棒D。第五工序模具包括模具E、前冲棒E和后冲棒E。本实用新型采用冷镦工艺替代了动铁芯传统机加方式中的多道粗车工序,可产出符合后续的精车工序要求的动铁芯。根据动铁芯的结构特点设计了五道冷镦工序,并适应性设计了与五道冷镦工序相适配的五套模具,分别用于塑造动铁芯的后倒角、前倒角、前盲孔和后盲孔的雏形、前盲孔、后盲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镦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磁阀动铁芯冷镦模具套件。
背景技术
电磁阀的阀芯中包含了动铁芯、静铁芯、复位弹簧等部件。其中,静铁芯和动铁芯是电磁阀阀芯中产生电磁吸力的重要部件。电磁阀通电时,动铁芯在磁力驱动下移动并与静铁芯相吸,电磁阀不通电时,磁力消失,动铁芯在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静铁芯分离。
目前,动铁芯的加工通常采用机加方式,从前至后依次经过下料、切断、多道粗车、多道精车加工而成。加工耗时较长,一条机加流水线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一分钟仅能产出2~4个动铁芯,加工效率较低,整条机加流水线需要配套的操作人员多达10余人,人工成本较高。
为解决电磁阀动铁芯加工耗时长,人工成本高的问题,行业内的技术人员一直在积极探索采用其它工艺路线加工电磁阀动铁芯的可能性。在众多备选的工艺路线中,冷镦工艺是一种利用金属在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塑性变形,并借助于模具使金属体积作重新分布及转移,从而形成所需要的零件或毛坯的加工方法。冷镦工艺相比机加工艺,能使零件获得更好的机械性能,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并且光洁度可达V5(特殊要求可达V6),与机加工艺中的粗车工序所能达到的光洁度相持平。
在电磁阀动铁芯的冷镦工艺中,根据动铁芯的结构特点,设计配套的冷镦模具,是电磁阀动铁芯冷镦成型系统的设计重点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磁阀动铁芯冷镦模具套件,它安装于卧式冲床上并与卧式冲床配合使用,用于替代动铁芯传统机加方式中的多道粗车工序,解决了动铁芯机加加工耗时长,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电磁阀动铁芯冷镦模具套件,包括第一工序模具、第二工序模具、第三工序模具、第四工序模具和第五工序模具;
第一工序模具包括模具A、前冲棒A及后冲棒A;模具A中心处设有贯通模具A两个相对端面的成型孔A,成型孔A包括依次连接的大孔径段A、锥孔段A和小孔径段A;前冲棒A的两端分别为冲击端和夹持端,前冲棒A的冲击端与模具A的大孔径段A相插接并形成间隙配合;后冲棒A的两端分别为冲击端和夹持端,后冲棒A的冲击端与模具A的小孔径段A相插接并形成间隙配合;
第二工序模具包括模具B、前冲棒B及后冲棒B,模具B中心处设有贯通模具B两个相对端面的成型孔B,成型孔B包括依次连接的大孔径段B、锥孔段B和小孔径段B;前冲棒B的两端分别为冲击端和夹持端,前冲棒B的冲击端与模具B的大孔径段B相插接并形成间隙配合;后冲棒B的两端分别为冲击端和夹持端,后冲棒B的冲击端与模具B的小孔径段B相插接并形成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
第三工序模具包括模具C、前冲棒C及后冲棒C;模具C中心处设有贯通模具C两个相对端面的成型孔C;前冲棒C的两端分别为冲击端和夹持端,前冲棒C的冲击端与模具C的成型孔C相插接并形成间隙配合;后冲棒C的两端分别为冲击端和夹持端,后冲棒C的冲击端与模具C的成型孔C相插接并形成间隙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市金则利特种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衡阳市金则利特种合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199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