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接接触式冷却结晶槽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19831.6 | 申请日: | 2021-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10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坤;魏天荣;张小元;李善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宁碳磷基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9/02 | 分类号: | B01D9/02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危松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接 接触 冷却 结晶 | ||
一种直接接触式冷却结晶槽,包括结晶槽,结晶槽底部为锥形,在结晶槽内装有搅拌器和设有中心筒,结晶槽上下两端通过冷却剂循环管连通,在冷却剂循环管上安装有冷却剂泵、精密过滤器和换热器。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现有冷却结晶装置效率不高和利用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接接触式冷却结晶槽。
背景技术
结晶是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冷却结晶器也是化工生产上应用最广泛的设备之一。目前冷却结晶通常采用的设备有自然冷却结晶装置、夹套冷却结晶器以及蛇管冷却结晶器,这三种设备应用比较广泛,但均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自然冷却结晶装置冷却速度慢、占地面积大、生产效率低,不适用于规模化生产;夹套冷却结晶器以及蛇管冷却结晶器最大的缺点是需消耗大量冷却水,而且设备的换热面易结垢,换热面的对流受到限制,因此生产效率不高,并且一般只能冷却到室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接接触式冷却结晶槽,用于解决现有冷却结晶装置效率不高和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直接接触式冷却结晶槽,包括结晶槽,结晶槽底部为锥形,在结晶槽内装有搅拌器和设有中心筒,结晶槽上下两端通过冷却剂循环管连通,在冷却剂循环管上安装有冷却剂泵、精密过滤器和换热器。
在结晶槽在上部安装有第一温度计、中部安装有第二温度计、底部安装有第三温度计。
搅拌器转轴与中心筒同轴,中心筒的直径与结晶槽直径之比为0.2~0.7:1,中心筒高度与中心筒顶部到结晶槽顶部的距离之比为3~1:1。
结晶槽锥体底部设有排尽阀,锥面上设有出料管道,且出料管道开口距锥底的距离为5~30cm。
中心筒下方设有液体分布器,冷却剂循环管下端与液体分布器连通。
所述搅拌器为低速框式搅拌器。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冷却剂直接与物料接触换热,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通过选用合适的冷却剂可以将物料温度降至0℃甚至更低,相比循环水冷却结晶槽应用更加广泛;结晶槽内壁不再起换热作用,避免了内壁结垢,减少了管道堵塞的风险,大大减少了结晶槽清洗周期;混合通过物料和冷却剂比重不同形成对流实现,避免了传统结晶槽搅拌桨将晶体打碎的情况,得到的晶体更加饱满均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管,2、第一温度计,3、结晶槽,4、第二温度计,5、中心筒,6、第三温度计,7、出料管,8、排尽管,9、液体分布器,10、换热器,11、精密过滤器,12、冷却剂泵,13、搅拌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直接接触式冷却结晶槽,包括结晶槽3,结晶槽3底部为锥形,在结晶槽3内装有搅拌器13和设有中心筒5,结晶槽3上下两端通过冷却剂循环管连通,在冷却剂循环管上安装有冷却剂泵12、精密过滤器11和换热器10。在结晶槽3在上部安装有第一温度计2、中部安装有第二温度计4、底部安装有第三温度计6。搅拌器13转轴与中心筒5同轴,中心筒5的直径与结晶槽3直径之比为0.2~0.7:1,中心筒5高度与中心筒5顶部到结晶槽3顶部的距离之比为3~1:1。结晶槽3锥体底部设有排尽阀,锥面上设有出料管7道,且出料管7道开口距锥底的距离为5~30cm。中心筒5下方设有液体分布器9,冷却剂循环管下端与液体分布器9连通。所述搅拌器13为低速框式搅拌器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宁碳磷基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宁碳磷基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198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