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产品防拉伤结构的汽车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17813.4 | 申请日: | 2021-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42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曹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创(重庆)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3/52 | 分类号: | B29C43/52;B29C43/02;B29C43/36;F16F15/06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东律师事务所 11499 | 代理人: | 迟爽 |
| 地址: | 401220 重庆市长***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产品 拉伤 结构 汽车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产品防拉伤结构的汽车模具,包括支撑机构、滑动机构和压合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两侧设置有滑动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上方设置有压合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底板,其设置于所述滑动机构的下端;弹簧,其固定于所述支撑底板的上方;下模具,其固定于所述弹簧的上端。该具有产品防拉伤结构的汽车模具,设置的支撑机构通过底部弹簧提供弹性缓冲,避免下模具与支撑底板接触挤压造成损坏,模具内部注入凉水进行冷却工作,通过快速冷却来使模型冷缩塑形,从而在进行脱模时可防止拉伤的情况发生,同时通过支撑横板两侧连接的滑动机构进行上下滑动升降,较为省时省力,有效解决了在脱模时上模具不易打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产品防拉伤结构的汽车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零件加工是指通过模具、切割装置、打磨装置等设备对产品进行加工,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环是对汽车部件进行脱模塑形的工作,通过模具来进行脱模定型已达到使用者需求,随后使用其它设备对其进行加工。
市场上的一般的汽车模具在使用后对模型进行脱模时,不具有快速冷却效果,易造成对产品拉伤的情况,从而导致产品出现瑕疵,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产品防拉伤结构的汽车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产品防拉伤结构的汽车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市场上的一般的汽车模具在使用后对模型进行脱模时,不具有快速冷却效果,易造成对产品拉伤的情况,从而导致产品出现瑕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产品防拉伤结构的汽车模具,包括支撑机构、滑动机构和压合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两侧设置有滑动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上方设置有压合机构;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
支撑底板,其设置于所述滑动机构的下端;
弹簧,其固定于所述支撑底板的上方;
下模具,其固定于所述弹簧的上端;
出水管,其设置于所述下模具的外壁两侧。
优选的,所述弹簧与支撑底板之间为焊接连接,且下模具通过弹簧与支撑底板构成弹性结构。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沿下模具的垂直中轴线对称分布,且出水管设置有两条。
优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
支撑板,其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的两侧上端;
滑槽,其安装于所述支撑板的内部;
滑杆,其安装于所述滑槽的内部;
连接块,其设置于所述滑杆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滑杆与滑槽之间紧密贴合,且连接块通过滑杆与滑槽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压合机构包括:
支撑横板,其连接于所述滑动机构的内侧;
液压杆槽,其设置于所述支撑横板的底部;
液压杆柱,其安装于所述液压杆槽的内部;
压块,其固定于所述液压杆柱的下端;
上模具,其设置于所述压块的外部;
连接柱,其固定于所述上模具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支撑横板与液压杆槽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压块通过液压杆柱与液压杆槽构成升降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模具与连接柱之间为焊接一体结构,且连接柱沿上模具的水平中轴线对称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创(重庆)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腾创(重庆)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178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故障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气门检测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