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管桩掏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17542.2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04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解海哲;王超;耿文玉;杨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文 |
主分类号: | E21B7/02 | 分类号: | E21B7/02;E21B7/04;E21B3/02;E21B12/00;E21B21/00;E02D1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泛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67 | 代理人: | 邓爱军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工程施工 混凝土 管桩掏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管桩掏桩装置,包括安装架、引导管、调节组件、除尘组件和管桩取土机本体,所述引导管和调节组件均安装于安装架的表面,所述引导管的下端贯穿安装架并延伸至安装架的外部,所述除尘组件和管桩取土机本体均安装于调节组件的表面。该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组件,当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掏桩作业时,工作人员只需将安装架移动到相应位置,然后工作人员即可同时开启电机和管桩取土机本体,电机带动丝杆旋转,丝杆通过旋转带动放置板下移,放置板再匀速并竖直地带动管桩取土机本体下移,无需工作人员人工握持管桩取土机本体,不仅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还能够降低管桩取土机本体掏桩的误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管桩掏桩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建筑工程施工中,管桩取土机是建筑工地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机械,管桩取土机能够按设计开挖出桩基在地面以下需要浇筑钢筋混凝土的空间位置。
目前,现有的管桩取土机在使用时需要多人同时握持方可正常运行,利用钻孔结构进行钻孔排土,并且这样也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较为纯熟的作业经验,否则管桩取土机很容易掏出倾斜的桩坑,这无疑会增大工程的误差,影响后续的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管桩掏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管桩掏桩装置,能够降低管桩取土机的作业难度,提高管桩取土机的实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管桩掏桩装置,包括安装架、引导管、调节组件、除尘组件和管桩取土机本体,所述引导管和调节组件均安装于安装架的表面,所述引导管的下端贯穿安装架并延伸至安装架的外部,所述除尘组件和管桩取土机本体均安装于调节组件的表面,所述除尘组件和管桩取土机本体的下端均贯穿调节组件并延伸至调节组件的外部;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架上端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下端贯穿安装架并与安装架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放置板,所述除尘组件和管桩取土机本体均安装于放置板的表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掏桩作业时,工作人员只需将安装架移动到相应位置,然后工作人员即可同时开启电机和管桩取土机本体,电机带动丝杆旋转,丝杆通过旋转带动放置板下移,放置板再匀速并竖直地带动管桩取土机本体下移,无需工作人员人工握持管桩取土机本体,不仅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还能够降低管桩取土机本体掏桩的误差,进而起到良好的调节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上端贯穿至放置板的外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能够通过限定放置板的运行轨迹来限定管桩取土机本体的运行轨迹,使管桩取土机本体始终与地面垂直,进一步降低了管桩取土机本体掏桩的误差,进而起到良好的限位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组件包括安装于放置板上端的水箱,所述放置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水箱连通的输液泵,所述输液泵的下端连通有数量为两个的第二导液管,所述第二导液管下端依次贯穿放置板和引导管并延伸至引导管的内部,所述第二导液管的表面连通有与引导管固定连接的高压喷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管桩取土机本体正常掏桩时,输液泵能够将水箱中的水抽到第二导液管中,第二导液管再将水从高压喷头中喷出,使管桩取土机本体钻出的粉尘与水结合在一起,以降低粉尘对外界环境的污染,进而起到良好的降尘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液管形状为蛇形,且第二导液管缠绕于限位杆的表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导液管能够跟随放置板的移动而产生形变,使第二导液管始终能够将水从高压喷头中导出,大大提高了除尘组件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文,未经杨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175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