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对接式二氧化碳培养箱自动灭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13083.0 | 申请日: | 2021-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40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赵振波;石开松;夏信群;叶大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泰林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L2/20 | 分类号: | A61L2/20;A61L2/24;A61L2/26;A61L101/2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对接 二氧化碳 培养 自动 灭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对接式二氧化碳培养箱自动灭菌装置,灭菌装置主体内设有对接腔,所述的对接腔与汽化过氧化氢灭菌系统相连,所述的对接腔上设有可与二氧化碳培养箱对接的对接口,对接腔内设有开门装置及过氧化氢浓度传感器,与对接口同侧的灭菌装置主体上设有培养箱对接模块及小车对接模块,移动对接式二氧化碳培养箱自动灭菌装置还包括电气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密封杀菌装置无法满足GMP无菌操作规范要求的细胞无菌培养箱灭菌需求的问题,具有灭菌彻底、无灭菌死角、无杂质污染且灭菌时间短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胞培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对接式二氧化碳培养箱自动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以基因治疗,干细胞、免疫细胞治疗以及组织工程等为代表的新型治疗方式已经成为一些重大疾病治愈的希望所在。而细胞产品的生产很复杂,无菌保证是质量控制的关键要求,目前细胞产品的无菌性很难通过最终的无菌检验来放行,需通过严格的过程无菌操作来确保产品的无菌性。无菌密闭的二氧化碳培养箱是实现细胞产品无菌转移和培养的关键设备。目前针对二氧化碳培养箱的灭菌方式主要有:甲醛熏蒸、酒精擦拭、高温蒸煮、紫外线照射,这些方式均存在灭菌不彻底、存在灭菌死角、容易引入其他杂质污染物和灭菌时间长等一个或多个缺陷。无法满足符合GMP无菌操作规范的细胞无菌培养箱的灭菌需求。公开日为2021年4月13日,公开号为CN212940744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灭菌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密封开关盖,所述密封开关盖上设有顶盖、加压阀和泄压阀,所述加压阀底部设有安全阀,所述密封开关盖上还设有压力表,所述箱体内设有内箱,所述内箱内设有支撑网板,所述支撑网板中间位置设有提手,所述箱体内底端设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顶端设有用于支撑内箱的支撑座,所述内箱无顶盖且侧壁均匀设有T型滑块,所述箱体内壁固定设有滑座,所述滑座侧壁设有与T型滑块滑动卡接配合的T型滑槽。该全自动灭菌器通过支撑网板的设置便于取放分类不同大小的部件,而且便于组装维护,使用方便。但该全自动灭菌器采用密封杀菌方式,无法满足符合GMP无菌操作规范的细胞无菌培养箱的灭菌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密封杀菌装置无法满足GMP无菌操作规范要求的细胞无菌培养箱灭菌需求的问题,提供一种移动对接式二氧化碳培养箱自动灭菌装置,具有灭菌彻底、无灭菌死角、无杂质污染且灭菌时间短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对接式二氧化碳培养箱自动灭菌装置,包括灭菌装置主体,所述的灭菌装置主体内设有对接腔,所述的对接腔与汽化过氧化氢灭菌系统相连,所述的对接腔上设有可与二氧化碳培养箱对接的对接口,对接腔内设有用于打开二氧化碳培养箱内门的开门装置及过氧化氢浓度传感器,与对接口同侧的灭菌装置主体上设有培养箱对接模块及小车对接模块,移动对接式二氧化碳培养箱自动灭菌装置还包括电气控制单元,所述的电气控制单元与汽化过氧化氢灭菌系统、过氧化氢浓度传感器及开门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的灭菌装置内设有与汽化过氧化氢灭菌系统相连的对接腔,对接腔上设有可与二氧化碳培养箱对接的对接口,当需要对二氧化碳培养箱进行灭菌时,将用于二氧化碳培养箱转运的小车与灭菌装置主体对接,再将二氧化碳培养箱与对接腔上的对接口对接,利用开门装置打开二氧化碳培养箱的内门,即可通过汽化过氧化氢灭菌系统对二氧化碳培养箱进行灭菌;这里的过氧化氢浓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过氧化氢浓度,确定是否达到灭菌要求,电气控制单元用于对整个灭菌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实现数据实时监控,同时具有电子签名、电子记录功能。这样,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密封杀菌装置无法满足GMP无菌操作规范要求的细胞无菌培养箱灭菌需求的问题,具有灭菌彻底、无灭菌死角、无杂质污染且灭菌时间短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泰林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泰林医学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130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菌环境的低温操作平台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门架式正向链斗连续卸船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