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飞灰取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12723.6 | 申请日: | 2021-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65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华;吕建峰;李匡彝;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恒洋热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20 | 分类号: | G01N1/20 |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丁鹏 |
| 地址: | 3143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取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飞灰取样装置,包括飞灰取样管、送灰管、集灰管、锥形管,飞灰取样管的一端与送灰管连接,飞灰取样管与送灰管之间设有第一阀门,送灰管的底端与集灰管固定连接,集灰管的下端与锥形管的大口径端固定连接,锥形管的小口径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第三输送管,第一输送管的底端可拆卸式的连接有第一集灰罐,第二输送管的底端可拆卸式的连接有第二集灰罐,第三输送管的底端可拆卸式的连接有第三集灰罐,工作人员可一次性取得三个时段所对应飞灰样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结构简单有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飞灰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飞灰含碳量大小是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燃烧效率的主要指标之一。实时检测飞灰含碳量有利于指导运行人员及时进行锅炉燃烧和制粉系统的调整,使得一、二、三次风的配比及制粉系统始终处于较佳状态,提高锅炉燃烧效率及控制水平,提高运行的经济性、降低发电成本,而且有助于电厂技术人员分析锅炉燃烧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燃烧中存在的问题。
飞灰含碳量的监测较为严格以及精细,每天分时段需多次进行采样,现有技术中取样装置仅连接一个集灰罐,工作人员需多次拆装多次往返现场进行取样,劳动强度较大,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飞灰取样装置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新型飞灰取样装置,该结构简单、可靠,有效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适合推广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飞灰取样装置,包括飞灰取样管、送灰管、集灰管、锥形管,所述飞灰取样管插设于烟道内,所述飞灰取样管的一端与送灰管连接,所述飞灰取样管与送灰管之间设有第一阀门,所述送灰管的底端与集灰管固定连接,所述集灰管的下端与锥形管的大口径端固定连接,所述锥形管的小口径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第三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的底端可拆卸式的连接有第一集灰罐,所述第二输送管的底端可拆卸式的连接有第二集灰罐,所述第三输送管的底端可拆卸式的连接有第三集灰罐,所述第一输送管靠近锥形管的管口处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输送管靠近锥形管的管口处设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三输送管靠近锥形管的管口处设有第四阀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集灰罐的管口处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集灰罐的底端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第一集灰罐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第一输送管相连接,所述第二集灰罐与第二输送管的连接方式、第三集灰罐与第三输送管的连接方式均与第一集灰罐与第一输送管的连接方式相同。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飞灰取样管为倾斜设置。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包括清灰装置,所述清灰装置包括风机、连接管,所述送灰管的一侧固连有输风管,所述输风管与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风机相连接,所述输风管上设有第五阀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飞灰取样管的外壁上固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若干螺栓,所述安装板通过若干螺栓与烟道可拆卸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工作人员可一次性取得三个时段所对应飞灰样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结构简单有效;
2.通过清灰装置对各管道进行清灰处理,避免积灰影响飞灰样本采集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清灰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恒洋热电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恒洋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127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