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管件加工工具的双O型圈柱塞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10913.4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98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蒋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飞越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9/00;F16J9/2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加工 工具 柱塞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件加工工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过程中可避免柱塞刮擦柱塞腔内壁,并可清除柱塞腔内壁脏物,密封性好,防止漏油现象的发生的液压管件加工工具的双O型圈柱塞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时柱塞易偏斜而刮擦柱塞腔内壁,导致密封性差,易发生漏油现象等技术问题,它包括本体及设于本体前端的驱动腔,驱动腔底面对应的本体向外延伸形成柱塞腔,柱塞腔内设有柱塞,在所述柱塞与柱塞腔的滑动配合面间夹设有前置O型圈和后置O型圈,且前置O型圈和后置O型圈间形成间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件加工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使用过程中可避免柱塞刮擦柱塞腔内壁,并可清除柱塞腔内壁脏物,密封性好,防止漏油现象的发生的液压管件加工工具的双O型圈柱塞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液压管件加工工具中的柱塞一般都是通过一个O型圈密闭的滑动连接在柱塞腔内,由于柱塞处于单点支撑状态,即柱塞通过一个O型圈悬设在柱塞腔内,因此柱塞在进出柱塞腔过程时即会出现晃动现象,由此引发柱塞刮擦柱塞腔内壁现象,导致配合面局部漏油,同时由于长久使用后柱塞腔内壁会积聚一定的粉尘等脏物,由此也会直接降低O型圈的密封性,导致配合面漏油现象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过程中可避免柱塞刮擦柱塞腔内壁,并可清除柱塞腔内壁脏物,密封性好,防止漏油现象的发生的双O型圈柱塞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时柱塞易偏斜而刮擦柱塞腔内壁,导致密封性差,易发生漏油现象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液压管件加工工具的双O型圈柱塞结构,包括本体及设于本体前端的驱动腔,驱动腔底面对应的本体向外延伸形成柱塞腔,柱塞腔内设有柱塞,在所述柱塞与柱塞腔的滑动配合面间夹设有前置O型圈和后置O型圈,且前置O型圈和后置O型圈间形成间隙。通过在柱塞与柱塞腔的滑动配合面间夹设前、后两个O型圈,两个O型圈即对柱塞形成了稳定支撑,柱塞即不会在柱塞腔内发生晃动而刮擦柱塞腔内壁现象,同时处于外侧端的O型圈又可刮除柱塞腔内壁上的粉尘等异物,避免异物粘附在内侧端的O型圈上而影响密封性,进一步引发漏油现象,结构简单,密封性好,有效的避免了漏油现象的发生。
环形安装槽可以设置在柱塞腔内壁面上,作为优选,与所述前置O型圈和后置O型圈对应的柱塞外环面上分别设有前置环形安装槽和后置环形安装槽,前置O型圈和后置O型圈分别嵌装固定在对应的前置环形安装槽和后置环形安装槽内。O型圈嵌装固定在柱塞外环面对应的前、后置环形安装槽内,安装槽易加工,且O型圈易安装。
作为优选,远离所述驱动腔的前置O型圈或/和后置O型圈外侧设有O型圈挡圈。由于O型圈一般采用橡胶材质,其在强大的油压作用下极易被挤入滑动配合面间隙中,通过在前置O型圈和后置O型圈外侧均设置O型圈挡圈,或者在两者中的一个的外侧设置O型圈挡圈,即可通过O型圈挡圈形成有效阻挡隔断,从而避免油压作用下挤入配合面间隙中。
作为更优选,所述O型圈挡圈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聚四氟乙烯强度高成本低,耐磨性及密封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前置O型圈靠近柱塞的内侧端,后置O型圈靠近柱塞(9)的外侧端。O型圈设置在配合面两端,提高支撑稳定性。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管件加工工具的双O型圈柱塞结构具有下述优点:通过在柱塞与柱塞腔间前后夹设两个O型圈以形成稳定支撑,从而避免了柱塞晃动后刮擦柱塞腔内壁现象,同时外侧端的O型圈又可刮除柱塞腔内壁上的粉尘等异物,避免异物影响密封性,结构简单,密封性好,有效的避免了漏油现象的发生;通过设置O型圈挡圈,避免O型圈在油压作用下挤入配合面间隙而影响O型圈寿命和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管件加工工具的双O型圈柱塞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飞越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飞越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109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击工具
- 下一篇:硬盘加热装置、车载硬盘及车载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