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多级AO与MBR膜耦合反应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09247.2 | 申请日: | 2021-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75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姚亮;李鹏;张鑫;张薛龙;高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设水处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01/16;C02F10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黄锦阳 | 
| 地址: | 1024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污水处理 多级 ao mbr 耦合 反应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多级AO与MBR膜耦合反应系统,涉及城市市政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池、一级缺氧池、好氧池、二级缺氧池、MBR膜池;生物池与MBR膜池可采用分建或合建方式,当生物池高度大于5.5m时,优先考虑分建方式,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二级缺氧池及设置多点进水优化了来水碳源在生物系统内的分布,对总氮的去除率提高,尤其在碳源不足的情况下,提高了来水碳源的利用率,节省了外加碳源的用量,提高了脱氮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市政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多级AO与MBR膜耦合反应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生活及生产活动产生的污废水,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一方面污染环境,另一方面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因此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水、废水进行处理,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环境保护需求,经过处理的水体可以排放至自然水体,或作为水资源进行回收利用,促进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对水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污水排放指标也在相应提高,国内多个地区均相继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污水高排放标准。
在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中,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因其兼具有脱氮除磷的功能,且流程相对简单,因而受到广泛应用;膜生物反应器技术(MBR)是膜分离技术和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该技术以超、微滤膜分离过程取代传统活性污泥处理过程中的泥水重力沉降分离过程,由于采用膜分离,可以保持很高的生物相浓度和非常优异的出水效果。该技术具有出水水质良好、占地面积小、剩余污泥排放少、不受污泥膨胀的影响、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管理简便等优点,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污水处理技术。
传统的A2/O+MBR工艺由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MBR膜池组成,污水全流程依次进入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和MBR膜池,通过膜分离出水。由于污水全流程通过整个系统,对碳源的分配和利用并不合理,导致脱氮(尤其是反硝化)除磷效果不稳定,在日趋严格污水排放标准下存在不足。
而为满足高排放标准,近年来,污水生化处理工艺又趋于复杂化,常采用多级AO串联的形式,如AOAOAO(缺氧-好氧-缺氧-好氧-缺氧 -好氧)、AAOAOAO(厌氧-缺氧-好氧-缺氧-好氧)等,然而受限于活性污泥法及传统泥水分离方法的特点,生化系统往往污泥浓度不高,需要的有效池容较大,造成生化池池型复杂、工程费用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情况的不足之处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多级AO与MBR膜耦合反应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多级 AO与MBR膜耦合反应系统,整个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池、一级缺氧池、好氧池、二级缺氧池、MBR膜池;生物池与所述MBR 膜池可采用分建或合建方式,当所述生物池高度大于5.5m时,优先采用分建方式。
进一步地,整个系统采用多点进水的方式进行进水作业。
进一步地,进水水量的80%-95%进入所述厌氧池,进水水量的 5%-20%进入二级缺氧池;进水管路设置调节阀门及流量计,可根据进水水质水量的变化调整分配比例。
进一步地,整个系统设置三级回流。
进一步地,MBR膜池至好氧池回流比为200%~400%,好氧池至一级缺氧池回流比为100%~300%,一级缺氧池至厌氧池回流比为50~100%,可根据进水水质水量的变化调整回流比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二级缺氧池及设置多点进水优化了来水碳源在生物系统内的分布,对总氮的去除率提高,尤其在碳源不足的情况下,提高了来水碳源的利用率,节省了外加碳源的用量,提高了脱氮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设水处理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设水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092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在模具开斜孔工艺上的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悬挂式带木层板衣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