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电机壳端盖的加工定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09029.9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81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熊伟;熊世刚;万敏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玉翔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H02K1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汽车 机壳 加工 定位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能源汽车电机壳端盖的加工定位机构,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顶部的电机端盖本体,所述底板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表面套接有摆动板,所述摆动板顶部的前侧与后侧均设置有倒凹杆,所述倒凹杆的底部贯穿至摆动板的内部,所述摆动板的内腔纵向滑动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内侧贯穿至倒凹杆的内部。本实用新型达到可以快速定位的效果,该新能源汽车电机壳端盖的加工定位机构,解决了现有的定位大都是人工用台虎钳将其夹紧,而用台虎钳效率过慢,需要人工调节位置,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新能源汽车电机壳端盖的加工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电机端盖在加工时需要用到定位结构对其进行定位处理,但现有的定位大都是人工用台虎钳将其夹紧,而用台虎钳效率过慢,需要人工调节位置,不便于使用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新能源汽车电机壳端盖的加工定位机构,具备可以快速定位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定位大都是人工用台虎钳将其夹紧,而用台虎钳效率过慢,需要人工调节位置,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能源汽车电机壳端盖的加工定位机构,包括底板;
设置在底板顶部的电机端盖本体;
所述底板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表面套接有摆动板,所述摆动板顶部的前侧与后侧均设置有倒凹杆,所述倒凹杆的底部贯穿至摆动板的内部,所述摆动板的内腔纵向滑动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内侧贯穿至倒凹杆的内部,所述竖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正面贯穿至摆动板的正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竖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外侧与摆动板的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竖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外侧与摆动板的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摆动板顶部的内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倒凹杆的底部卡接在凹槽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倒凹杆的外侧且位于凹槽的内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杆的内侧卡接在插槽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摆动板的内侧的形状为凹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底板、电机端盖本体、固定块、固定柱、摆动板、倒凹杆、竖板、插杆和推板的配合使用,达到可以快速定位的效果,该新能源汽车电机壳端盖的加工定位机构,解决了现有的定位大都是人工用台虎钳将其夹紧,而用台虎钳效率过慢,需要人工调节位置,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的设置,能够使竖板更加稳定的向内侧移动,同时起到了减震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滑槽的设置,能够使竖板更加稳定的移动,同时避免了竖板与摆动板之间的摩擦,延长了竖板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通过凹槽的设置,能够使倒凹杆更加紧密的卡接在摆动板的内部,避免出现掉落的现象。
5、本实用新型通过插槽的设置,能够使插杆更加紧密的卡接在倒凹杆的内部,防止出现卡死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中A处放大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玉翔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玉翔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090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基准面加工用夹具
- 下一篇:轨道车的驱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