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细菌采样仪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07182.8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80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严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诚睿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2 | 分类号: | C12M1/32;C12M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曹锐涛 |
地址: | 226371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细菌 采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细菌采样仪,涉及细菌检测技术领域,为解决常见的细菌采样仪所用的夹持装置往往是需要操作人员逐次使用螺丝刀调节,这样的调节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难以把控培养皿在夹持器之间的位置,从而导致培养皿倾斜,使采样仪的精准度降低的问题。所述采样箱内部下端安装有采样器,所述采样箱内部沿采样器上方设置有隔板,且隔板与采样箱固定连接,所述隔板贯穿开设有滑道,且四个滑道在隔板上环形分布,所述隔板下端设置有转轴,且转轴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中部套接有转盘,且转盘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盘边缘阵列设置有转杆,且转杆与转盘转动连接,所述转杆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与转杆固定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菌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细菌采样仪。
背景技术
细菌是指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细菌域,也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细菌也对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细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接触、消化道、呼吸道、昆虫叮咬等在正常人体间传播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对社会危害极大,另一方面,人类也时常利用细菌,例如乳酪及酸奶和酒酿的制作、部分抗生素的制造、废水的处理等,都与细菌有关,在生物科技领域中,细菌也有着广泛的运用,细菌采样器是一种用于对环境中细菌总数进行快速检测的一种设备。
常见的细菌采样器用于放置培养皿的设备在更换不同规格的培养皿时往往重新对夹持装置进行调节,但常见的夹持装置往往是需要操作人员逐次使用螺丝刀调节,这样的调节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难以把控培养皿在夹持器之间的位置,从而导致培养皿倾斜,使采样仪的精准度降低,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便携式细菌采样仪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细菌采样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常见的细菌采样仪的夹持装置往往是需要操作人员逐次使用螺丝刀调节,这样的调节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难以把控培养皿在夹持器之间的位置,从而导致培养皿倾斜,使采样仪的精准度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细菌采样仪,包括采样箱,所述采样箱内部下端安装有采样器,所述采样箱内部沿采样器上方设置有隔板,且隔板与采样箱固定连接,所述隔板贯穿开设有滑道,且四个滑道在隔板上环形分布,所述隔板下端设置有转轴,且转轴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中部套接有转盘,且转盘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盘边缘阵列设置有转杆,且转杆与转盘转动连接,所述转杆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与转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套接有连接轴,且连接轴与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上端贯穿滑道并延伸至隔板的上方,所述连接轴上端套接有夹持器,且夹持器与连接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持器一侧设置有防滑垫,且防滑垫与夹持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持器另一侧套接有轴承,且轴承内圈与夹持器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外壁套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与轴承通过键槽固定连接,所述采样箱一侧中部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杆另一端贯穿通孔并延伸至采样箱外部,且螺纹杆与螺纹槽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采样箱一侧设置有支撑柱,且支撑柱与采样箱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另一端设置有主机箱,且主机箱与支撑柱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主机箱内部安装有处理器,且处理器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采样箱外壁套接有防护壳,两个所述防护壳通过铰接柱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柱贯穿并延伸至防护壳一侧,所述防护壳内部沿采样箱和主机箱外壁设置有填充海绵,且填充海绵与防护壳可拆卸连接,所述填充海绵中部设置有储物框。
优选的,所述采样箱内壁上端套设有盖板,所述支撑柱中部外壁设置有硅胶垫,且硅胶垫与支撑柱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诚睿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诚睿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071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