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型互花米草拔除辅助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06653.3 | 申请日: | 2021-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17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寿兵;蔡桢杰;李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B1/16 | 分类号: | A01B1/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型互花米草 拔除 辅助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为手持型互花米草拔除辅助工具。本实用新型包括中部竖杆、断根器、拨泥器、脚踏板和上部横杆;其中:断根器固定于中部竖杆下端部;上部横杆固定于中部竖杆的上端,用于手持本工具和控制断根器的旋转操作;脚踏板为两个,设置于中部竖杆与断根器的连接部位处两侧,用于提供脚踏用力的支点;断根器为圆筒形,圆筒形断根器的旁侧设有开口,用于将互花米草植株放入圆筒内;断根器下端为锯齿形,用于割断互花米草根须;拨泥器位于断根器内部,可在断根器内上下移动,拨泥器的上端处两侧分别设有向外的突起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快速、高效拔除互花米草。适用于滨海湿地互花米草的防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手持型互花米草拔除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互花米草(
目前有关互花米草的治理方法主要有收割覆盖法、收割水淹法、除草剂喷施法以及物理挖除法等。前两种方法二次污染风险小,但作业周期较长,而施用除草剂则由于担心对其他生物的不良影响而难以大范围推广使用。挖除法是使用机械等工具连根带土一起挖出,工程量和对当地土壤结构影响较大,因此不利于大面积使用。从经济成本和生态性两个方面而言,目前尚无大规模治理连片分布互花米草的实用技术,因此,从互花米草防控角度看,尽早发现未入侵区新萌发或新着生的少量植株并立即将其清除,是防止其进一步散布扩张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互花米草根系极为发达,须根常密布于地下30厘米深的土层内,主根有时可深达50-100厘米。因此,无法用手工直接拔除。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手持型互花米草拔除辅助工具,在其辅助下,可手工拔除2龄以下,尤其是新萌发着生不久的互花米草植株,特别适用于滨海湿地(如潮间带)新入侵互花米草的防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能够方便、有效拔除互花米草的手持型辅助工具,实现对入侵互花米草的防控。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手持型互花米草拔除辅助工具,其结构参见图1所示,包括:中部竖杆1,断根器2,拨泥器3,脚踏板4,上部横杆5;其中,所述断根器2位于中部竖杆1的下端部,固定;所述上部横杆5固定于中部竖杆1的上端,用于手持本工具和控制断根器2的旋转操作;所述脚踏板4为两个,设置于中部竖杆1与断根器2的连接部位处两侧,用于提供脚踏用力的支点,将断根器2插入互花米草植株周围泥土;所述断根器2为圆筒形,圆筒形断根器的旁侧设有开口6,用于将互花米草植株放入圆筒内,断根器2下端为锯齿形,可以用于割断互花米草根须;所述拨泥器3位于断根器2内部,可在断根器2内上下移动,拨泥器3的上端处两侧分别设有向外的突起结构7;当外部断根器2插入泥土时,拨泥器3自动上升,当断根器2拔出时,用一只脚轻踩拨泥器3上部突出结构处,即可在拔出外部断根器2的同时,把泥土留在原位。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066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井下瓦斯治理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体化冷凝抽负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