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路缘石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04424.8 | 申请日: | 2021-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89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 发明(设计)人: | 魏嵩;龙廷;王磊;陈晓波;胡宝儒;林静;郑胜;张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李丹;晁璐松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缘石 结构 | ||
一种路缘石结构,包括路缘石本体,所述路缘石本体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成向内平滑内收的凹陷构造,且所述路缘石本体底部所有的角均设置成圆角,所述路缘石本体左侧上方固定连接有拼接块,且所述拼接块的顶端与所述路缘石本体的顶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路缘石本体右侧上方开设有拼接槽,且所述拼接槽的内部上表面与外部相通,所述拼接槽内部前表面开设有多个通水孔一,本实用新型将传统路缘石底部实体构造转化为向内平滑内收的凹陷构造,从而达到加强路缘石和路面面层结合紧密程度,改善受力和便于施工的作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施工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和工程耐久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结构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路缘石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路缘石底部左右构造为实体构造,即下部为块体形式,在安装搬运时,搬运受力点不容易确定且路缘石本身重量较大,进而导致搬运施工不便;同时石块棱角分明,其自生强度相较于胶结材料强度较大,其下部分明的实体构造,且传统路缘石构造在相互间无缝隙,路缘石整体构造直接与路面结合,所以缺乏嵌固效应加固作用,使得构造力学性能不佳,影响构造使用效果以及工程耐久性,因此,需要一种路缘石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路缘石结构,要解决传统的路缘石与路面面层结合差、相互作用受力不合理且施工安装繁琐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路缘石结构,包括路缘石本体,所述路缘石本体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成向内平滑内收的凹陷构造,且所述路缘石本体底部所有的角均设置成圆角,所述路缘石本体左侧上方固定连接有拼接块,且所述拼接块的顶端与所述路缘石本体的顶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路缘石本体右侧上方开设有拼接槽,且所述拼接槽的内部上表面与外部相通,所述拼接槽内部前表面开设有多个通水孔一,且所述通水孔一的前端贯穿所述路缘石本体的前表面,所述拼接槽内部后表面开设有多个通水孔二,且所述通水孔二的后端贯穿所述路缘石本体的后表面,所述路缘石本体前表面下方开设有引水槽。
优选的,所述拼接块与所述拼接槽均设置成T字型,且所述拼接块与所述拼接槽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拼接槽内部下表面设置成倾斜状。
优选的,所述路缘石本体前表面上方设置有斜面。
优选的,所述引水槽设置成内凹的弧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该路缘石构造将传统路缘石底部实体构造转化为向内平滑内收的凹陷构造,从而达到加强路缘石和路面面层结合紧密程度,改善受力和便于施工的作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施工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和工程耐久性,提升业务口碑。
2、通过拼接块与拼接槽便于路缘石本体之间的拼接安装,且通过引水槽便于雨水从路缘石本体上流过,从而引导雨水的流淌,且拼接块在拼接完成后位于拼接槽的内部上方,所以有较多时雨水可以通过拼接槽内部前后两表面分别开设的贯穿式的通水孔一和通水孔二流过路缘石本体,这样就便于雨水通过路缘石本体,从而使得该路缘石本体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路缘石本体、2-引水槽、3-拼接块、4-斜面、5-通水孔一、6-拼接槽、7-通水孔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044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