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等离子体改性粉体或纳米材料反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03480.X | 申请日: | 2021-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34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帆;李德才;陈琪;陈倩倩;侯泽曦;薛争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19/08 | 分类号: | B01J19/08;B01J19/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高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4 | 代理人: | 廖曾 |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离子体 改性 纳米 材料 反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改性粉体或纳米材料反应装置,包括石英管、石英棉芯、进气管、出气管、左空心绝缘棒、右空心绝缘棒、左绝缘片、右绝缘片、高压电极、接地电极、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左绝缘片固定在左空心绝缘棒的一端,左绝缘片和右绝缘片插装在石英管内,在左绝缘片和右绝缘片上分别开设有贯穿孔和中心通孔;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设置在石英管上;接地电极插穿左空心绝缘棒和右空心绝缘棒;第一密封件设置在石英管两端分别与左空心绝缘棒和右空心绝缘棒之间;第二密封件设置在接地电极分别与左空心绝缘棒和右空心绝缘棒之间;高压电极缠绕在石英管上;从而提高等离子表面改性反应装置的稳定性,降低操作过程复杂程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等离子反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改性粉体或纳米材料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今已有的传统材料已经无法很好的满足人们对材料性质的需求,对此各行各业都对相关材料做出了研究与创新,在对已有粉体材料的改性方法,等离子体改性因具有廉价、环保等优点逐渐被广泛应用,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法通过缺陷、纳米化及复合等手段实现对粉体材料的表面改性但是由于现有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法存在粉体材料表面缺陷稳定性差(稳定性差指部分粉末上没有沉积涂层)、产量低以及溅射不均匀等问题,从而导致难以推动其商业化进程。现有技术中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反应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稳定性差,操作过程复杂,改性不均匀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等离子表面改性反应装置的稳定性,降低操作过程复杂程度,使改性均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改性粉体或纳米材料反应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等离子体改性粉体或纳米材料反应装置,包括石英管、石英棉芯、进气管、出气管、左空心绝缘棒、右空心绝缘棒、左绝缘片、右绝缘片、高压电极、接地电极、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左绝缘片固定在所述左空心绝缘棒的一端,所述右绝缘片固定在所述右空心绝缘棒的一端,所述左绝缘片和右绝缘片插装在所述石英管内,所述左绝缘片、右绝缘片和石英管围合形成腔室,所述石英棉芯设置在所述腔室内,在所述左绝缘片和右绝缘片上分别开设有贯穿孔和中心通孔;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设置在所述石英管上,分别位于所述腔室的两侧;所述接地电极插穿左空心绝缘棒和右空心绝缘棒,两端分别突出所述左空心绝缘棒和右空心绝缘棒;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在石英管两端分别与左空心绝缘棒和右空心绝缘棒之间;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在接地电极分别与左空心绝缘棒和右空心绝缘棒之间;所述高压电极缠绕在所述石英管上,所述高压电极的位置与腔室的位置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等离子体改性粉体或纳米材料反应装置的有益效果:将粉体或纳米材料装填在石英棉芯内,将石英棉芯套设在接地电极上,在进气管内通入气体,在高压电极上连接高压电源,通过高压电极与接地电极之间的放电,从而实现对装填在石英棉芯内的粉体或纳米材料进行改性,该等离子表面改性反应装置工作稳定性好,操作过程简单,粉体或纳米材料改性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石英棉芯是由薄层石英棉卷裹形成圆柱形石英棉柱。
有益效果:将石英棉芯设置成石英棉柱,便于粉体或纳米材料装填的同时,使粉体或纳米材料所处放电环境相似。
进一步地,所述接地电极、左空心绝缘棒、右空心绝缘棒、石英棉芯和石英管分别同轴设置。
有益效果:同轴设置,使处于石英棉芯内的粉体或纳米材料所处的放电环境相似,有利于粉体或纳米材料改性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左绝缘片和左空心绝缘棒一端的固定连接具体为所述左绝缘片套设固定在左空心绝缘棒上;所述右绝缘片和右空心绝缘棒一端的固定连接具体为右绝缘片套设固定在右空心绝缘棒上。
有益效果:将左绝缘片、右绝缘片分别套设在左空心绝缘棒或右空心绝缘棒上,对石英棉芯有定位和固定得作用,同时,左绝缘片和右绝缘片上的通孔,减小了对气流流通的影响,具有连接结构简单,连接稳定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034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