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的模拟边坡降雨入渗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703408.7 | 申请日: | 2021-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66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郭婷婷;霍思远;平伟;刘强;谭乾坤;李阳;余龙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1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贾耀淇 |
| 地址: | 4301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拆卸 模拟 降雨 入渗 装置 | ||
一种可拆卸的模拟边坡降雨入渗装置,包括承重桌、降雨组件、观测组件以及升降组件;观测组件固定安装在承重桌的顶面;升降组件固定安装在承重桌的内腔底部;降雨组件包括供水部和降水部;供水部固定安装在升降组件的顶面;降水部设在观测组件的上方;观测组件包括观测箱并分成地下水腔、边坡腔和地表水腔;地下水腔模拟边坡测井中的地下水,边坡腔模拟边坡,地表水腔模拟江湖海等地表水;能够在模拟降雨的同时,加入地下水与江湖海等地表水模型,能更全面的考虑不同地下水位和地表水位共同作用下的降雨入渗情形,且有效固定装置内由不同目数石英砂填充的边坡模型,不会因降雨冲刷而产生滑坡或坍塌,使模拟降雨入渗实验正常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降雨入渗模拟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拆卸的模拟边坡降雨入渗装置。
背景技术
滑坡与降雨的关系密切,长久以来许多专家学者都针对滑坡与降雨的关系做过大量的研究,其中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基于降雨入渗诱发滑坡失稳的物理过程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再利用这些物理模型进行定量的评价;二是基于统计分析或者试验方法寻求降雨与滑坡之间的相关规律。物理模型装置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材料容易获取,能够很好地模拟降雨入渗的过程;本申请就是通过设计一种可拆卸的降雨入渗装置来模拟自然状况下降雨入渗的过程。
目前在实验室中现有的边坡降雨模拟装置中所用到的降雨部件均固定设置,并没有考虑当边坡模型角度改变后,边坡模型和降雨部件之间距离的变化,这就容易导致模拟出的降雨效果不真实;而且,现有的装置内用石英砂制作的边坡比较松软,结构不牢固,这就容易导致在模拟降雨的过程中出现滑坡的现象,影响实验人员研究降雨入渗的情况;此外,现有技术同时在模拟降雨入渗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地下水以及江湖海等地表水对边坡降雨入渗的影响,试验所得的数据并不严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拆卸的模拟边坡降雨入渗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使装置内模拟不同程度的降雨;并且可以有效的固定试验用的沙土;还可以模拟地下水与江湖海等地表水对边坡的影响。
一种可拆卸的模拟边坡降雨入渗装置,包括承重桌、降雨组件、观测组件以及升降组件;所述观测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承重桌的顶面;所述升降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承重桌的内腔底部;所述降雨组件包括供水部和降水部;所述供水部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组件的顶面;所述降水部设置在所述观测组件的上方;
所述观测组件包括观测箱;所述观测箱的顶面为通透结构;所述观测箱的内腔竖直固定安装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观测箱的内腔分成地下水腔、边坡腔和地表水腔;所述边坡腔内水平设置有渗透板;所述渗透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隔板中部靠下位置铰接,所述渗透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隔板抵接;所述地下水腔、所述边坡腔、所述地表水腔的底部均开设有出水口并固定安装有出水阀;所述出水阀贯穿所述观测箱的底板和所述承重桌的顶板;所述地下水腔和所述地表水腔底面均竖直固定安装有溢水管;所述溢水管的底端与所述出水阀连通。
优选的,所述供水部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组件的顶面;所述水箱内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降水部包括水管;所述水管包括竖管和横管;所述横管水平设置且限定在所述观测箱的正上方;所述竖管一端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竖管的另一端向上延伸至所述观测箱的上方并与所述横管连通;所述横管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喷头;所述喷头限定在所述边坡腔的上方且喷嘴朝下。
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托板、两个支撑部和推力部;两个所述支撑部对称设置在所述承重桌内腔底面中心线两侧;所述托板水平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部的上方;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支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与所述托板的底面铰接,且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与所述承重桌的内腔底面铰接,且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承重桌内腔底面抵接;所述第二滑轮与所述托板的底面抵接;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第二支杆呈“X”型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滑轮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推力部固定安装在所述承重桌内腔底面靠近所述第一滑轮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034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面水冷散热器
- 下一篇:一种新式胎侧支撑胶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