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捻制防冒丝组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702148.1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56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姚利丽;汤建忠;陈长新;冯国兵;杨迎春;曹文涛;王创造;周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7B3/02 | 分类号: | D07B3/02;D07B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孙永生 |
地址: | 2257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捻制防冒丝 组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捻制防冒丝组合装置,包括内置滑块调节螺杆、稳张力∞字导轮、内置转动轴承组、外壳支架、芯丝防跳动限位轴承组、芯丝预变形齿轮组、安装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丝防冒丝装置充分满足了细规格小捻距单股钢丝绳或钢帘线在外放线双捻机上的正常捻制,杜绝了捻制时发生的芯丝刺出现象,满足了细规格小捻距单股钢丝绳的批量生产的工艺条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丝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捻制防冒丝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各个企业在研发或生产细规格小捻距1+6结构的单股钢丝绳或钢帘线时,由于规格细,芯丝与面丝之间接触面积小,导致摩擦力小;捻距小,导致捻制后股线内应力较大,内部芯丝的残余应力不能有效消除;这两种情况会造成这么一种情况:即生产时用斜口钳剪断捻制后的股线时,内部的芯丝发生刺出现象,即所谓的冒丝现象。
捻制冒丝状况不仅严重影响产品的疲劳寿命,而且不满足客户的使用标准,尤其在细规格小捻距的1+6单股结构的钢丝绳或钢帘线产品此现象突出严重。
因此开发出一种捻制工艺设备及生产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捻制防冒丝组合装置,能够增加其与面丝的摩擦力,有效的避免捻制后的芯丝刺出现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捻制防冒丝组合装置,包括安装板、稳放线张力装置和芯丝预变形装置;
所述稳放线张力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内置转动轴承组以及套接在所述内置转动轴承组上的稳张力∞字形导轮组;
所述芯丝预变形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外壳支架、螺纹旋接在所述外壳支架上的内置滑块调节螺杆;所述内置滑块调节螺杆能够通过旋转上下移动;
所述外壳支架两端设置有用于芯丝穿过的通孔,内部设置有用于使芯丝预变形的调节齿轮组和用于防芯丝跳动的限位轴承组;
所述调节齿轮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支架内部的第一齿轮和连接在所述内置滑块调节螺杆下端的第二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齿轮组的齿轮型号为圆弧形齿轮,齿轮的齿数为25-35个、齿轮外直径为28-46mm。
进一步的,所述内置转动轴承组包括垂直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的两根转动轴承;
所述稳张力∞字形导轮组包括分别套接在两根转动轴承上的葫芦形导轮。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支架两端均设置有限位轴承组;
所述限位轴承组包括两根相贴合转动的轴承;
所述轴承上设置有槽口,所述槽口的槽型为U型,深度为被限位钢丝直径的一半。
进一步的,所述芯丝预变形装置与所述芯丝稳张力装置两者的安装位置为十字交叉型,且两者的安装距离间隔在10~20cm。
进一步的,所述稳放线张力装置的出料端设置在所述芯丝预变形装置的进料端;所述芯丝预变形装置与所述安装板相垂直安装,其出料端设置在捻制集线咀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齿轮组装置的齿轮之间的间隙使芯丝在捻制时产生预变形,增加其与面丝的摩擦力,有效的避免捻制后的芯丝刺出现象;
2、本实用新型通过稳张力装置和限位轴承装置,使芯丝在进入齿轮组装置预变形时张力波动小,位置偏移量小,能够保证产生稳定的周期性的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7021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自动翻板功能的植板机
- 下一篇:一种灌装填充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