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包装用复合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99897.3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73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细兵;夏玉光;武献增;梁枫;何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格林亚明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7/12 | 分类号: | B32B7/12;B32B3/04;B32B3/30;B32B27/32;B32B27/06;B32B33/00;B65D65/40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5 | 代理人: | 杨艳霞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装 复合 薄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装用复合薄膜,包括第一保护层、第一粘合层、阻隔层、第二粘合层和U型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固定连接在第一粘合层的顶部,所述第一粘合层固定连接在阻隔层的顶部,所述阻隔层固定连接在第二粘合层的顶部,所述U型保护层固定连接在第二粘合层的底部,所述第一保护层的顶部开设有撕裂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撕裂槽,便于使用者通过撕裂槽来对复合薄膜进行撕裂,解决了现有的复合薄膜在对产品包装后需要借助工具进行裁剪撕裂,在借助工具对复合薄膜进行裁剪撕裂时会出现裁剪撕裂不规则,导致复合薄膜的浪费使用且影响产品包装的美观的问题,具备了无需借助工具和撕裂规则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包装用复合薄膜。
背景技术
包装(packaging)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方法所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在包装时通常需要复合薄膜进行对产品的包装,但现有的复合薄膜在对产品包装后需要借助工具进行裁剪撕裂,在借助工具对复合薄膜进行裁剪撕裂时会出现裁剪撕裂不规则,导致复合薄膜的浪费使用且影响产品包装的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用复合薄膜,具备了无需借助工具和撕裂规则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复合薄膜在对产品包装后需要借助工具进行裁剪撕裂,在借助工具对复合薄膜进行裁剪撕裂时会出现裁剪撕裂不规则,导致复合薄膜的浪费使用且影响产品包装的美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包装用复合薄膜,包括第一保护层、第一粘合层、阻隔层、第二粘合层和U型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固定连接在第一粘合层的顶部,所述第一粘合层固定连接在阻隔层的顶部,所述阻隔层固定连接在第二粘合层的顶部,所述U型保护层固定连接在第二粘合层的底部,所述第一保护层的顶部开设有撕裂槽,所述撕裂槽设置有若干个且呈等距离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层和U型保护层的厚度为二十微米,所述第一保护层和U型保护层的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粘合层和第二粘合层的厚度为五微米,所述第一粘合层和第二粘合层的材质为聚丙烯酸酯。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阻隔层的厚度为二十微米,所述阻隔层的材质为高阻隔性薄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撕裂槽的深度为四十微米,所述撕裂槽的横向间隔距离为五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撕裂槽的槽底呈倒三角型,所述撕裂槽的纵向间距为二十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撕裂槽,便于使用者通过撕裂槽来对复合薄膜进行撕裂,解决了现有的复合薄膜在对产品包装后需要借助工具进行裁剪撕裂,在借助工具对复合薄膜进行裁剪撕裂时会出现裁剪撕裂不规则,导致复合薄膜的浪费使用且影响产品包装的美观的问题,具备了无需借助工具和撕裂规则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二十微米厚度高密度聚乙烯的U型保护层和第一保护层,使二十微米厚度高密度聚乙烯的U型保护层和第一保护层能够保护内部的阻隔层不被破坏,同时高密度聚乙烯材质的U型保护层和第一保护层耐磨性、电绝缘性、韧性及耐寒性较好,再通过设置厚度为五微米聚丙烯酸酯材质的第一粘合层和第二粘合层,使厚度为五微米聚丙烯酸酯材质的第一粘合层和第二粘合层能够更好的粘黏第一保护层、阻隔层和U型保护层,同时聚丙烯酸酯材质的使用粘合牢固,不易剥落。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厚度为二十微米高阻隔性薄膜材质的阻隔层,使厚度为二十微米高阻隔性薄膜材质的阻隔层能够防止由于水汽的渗透而引起内容物的霉变,增加了复合薄膜的保护性,再通过设置深度为四十微米横向间隔为五毫米的撕裂槽,使深度为四十微米横向间隔为五毫米的撕裂槽能够方便使用者更好的撕裂复合薄膜,同时由于横向间隔为五毫米的撕裂槽可以防止在不受到人工外力的撕扯下破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格林亚明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格林亚明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998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管管口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清洁式真空闪蒸罐